-
公开(公告)号:CN105406474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1010021.2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47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1010021.2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98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897057.0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配电线路分布式光伏定容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象线路的特征参数;根据对象线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基态线路的特征参数,对对象线路的特征参数进行标幺化,获得标幺值参数;根据标幺值参数以及与所述对象线路的类型相对应的线路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定容公式,获得对象线路的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根据对象线路中分布式光伏的实际接入位置信息以及对象线路的类型,对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进行修正,获得对象线路的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比;根据对象线路的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以及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比获得对象线路的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本发明对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定容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97057.0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00 , H02J3/38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配电线路分布式光伏定容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象线路的特征参数;根据对象线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基态线路的特征参数,对对象线路的特征参数进行标幺化,获得标幺值参数;根据标幺值参数以及与所述对象线路的类型相对应的线路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定容公式,获得对象线路的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根据对象线路中分布式光伏的实际接入位置信息以及对象线路的类型,对末端光伏极限容量消纳比进行修正,获得对象线路的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比;根据对象线路的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以及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比获得对象线路的可消纳光伏极限容量。本发明对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定容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14540.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网优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动态选相的低压园区源储荷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获取380V低压接入电网的园区的光伏出力预测数据以及三相负荷功率预测数据,基于三相四线潮流模型进行低压配电网的建模;S2,以最小化低压园区用户日用电总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含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的低压配电网优化控制模型;S3,对模型中的逻辑变量通过构建互补约束进行连续化处理;S4,利用GAMS软件中的优化求解器SNOPT求解,基于优化结果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选相并网、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及各充电站的充电功率,从最大化用户侧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优化控制,为园区用户用能提供经济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614540.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网优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动态选相的低压园区源储荷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获取380V低压接入电网的园区的光伏出力预测数据以及三相负荷功率预测数据,基于三相四线潮流模型进行低压配电网的建模;S2,以最小化低压园区用户日用电总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含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的低压配电网优化控制模型;S3,对模型中的逻辑变量通过构建互补约束进行连续化处理;S4,利用GAMS软件中的优化求解器SNOPT求解,基于优化结果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选相并网、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及各充电站的充电功率,从最大化用户侧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优化控制,为园区用户用能提供经济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35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35768.2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管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充电站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充电站管理云平台、充电站边缘控制器、智能摄像头、充电桩等组成;充电站边缘控制器实时获取智能摄像头的图像数据,监测充电站的环境安全与车位占用情况;充电站边缘控制器实时监测变压器负载情况,协调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充电站边缘控制器的采集数据与分析结果定时上报充电站管理云平台,支撑充电站的安全管控与收费运营,本发明结合智能摄像头的图像识别技术,协同充电站的运营管理,有效监控充电安全情况,同时减少因充电车位被占用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为用户提供安全友好的充电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5156.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便携布控球的登高未系安全带识别系统,具体操作流程如下:S1,全景抓拍;S2,人员与爬高载体目标定位;S3,载体与人员位置关系判断;S4,控制布控球获取登高人员局部图;S5,人员实例分割;S6,安全带图像增强;S7,图像质量评估;S8,安全带佩戴识别,本系统通过控制摄像头移动和变焦控制,实现实际作业场景的智能抓拍,能提升对作业人员登高行为和安全带佩戴的识别效果,解决了远距离下目标检测算法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系统在安全带检测算法前增加了图像质量过滤模块,滤除低质量的布控球视频画面,提高安全带检测算法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10525.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充电站的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根据充电桩的馈线负载情况、馈线转供能力和充电桩负荷的切换能力,确定电网的削峰需求量、充电站的削峰潜力和充电站的削峰任务;基于充电站的削峰任务,计算充电站参与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并根据需求响应获得的补偿情况,优化所述充电桩负荷的切换方案,改变DPS开关的状态,实现充电桩负荷智能调控,解决了在双电源供电方式下无法根据馈线负荷的实时变化来调整充电桩接入的馈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016454.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广州市奔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的两维控制方法,本发明依据配电网馈线负载水平(馈线载容率ηTOL)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电压水平(电压VDG)两个维度,匹配制定出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优化控制区间,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优化控制区间的制定取决于配电网馈线负载水平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电压水平两个维度,以促进分布式电源调节无功力图减少配电网中的无功潮流,以解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节能降损以及电压调控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合网络中负载水平以及分布式电源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减少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次数,进一步降低网络的损耗,提高用户侧的电压质量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