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超级电容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1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9398.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形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上盖、防爆泄压阀和存气空腔。外壳用于保护内部组件;上盖用于封闭外壳空间;防爆泄压阀安装在上盖侧,用于形成单向阀;存气空腔位于外壳内,用于暂存运行中产生的部分气体。本申请通过在方形超级电容器内部增设存气空腔,以暂存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防止气体对电容器内部产生压力,在内部气体压力超出安全阈值时会启动防爆泄压阀,以降低内部压力,并且在气体压力进一步升高时,可冲破防爆泄压阀在短时间内将气体泄出防止爆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形超级电容器在适用过程中因电解液不稳定、电极材料老化、水含量较高以及不当工作条件等原因导致内部产生气体,导致内压过高影响使用稳定性的问题。

    封头结构和封装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1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7321.9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头结构和封装装置,其中,封头结构包括:上封头部;下封头部,与上封头部相对设置并可相对于上封头部移动,下封头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封头件,封头件包括在预设方向上布置的保护膜封头件、第一极耳封头件以及第二极耳封头件,第一极耳封头件可伸缩地设置以调整第一极耳封头件在预设方向上的长度,保护膜封头件、第一极耳封头件以及第二极耳封头件在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并能够相互连接,当保护膜封头件、第一极耳封头件以及第二极耳封头件连接时,封头件的靠近上封头部的一侧形成连通的容纳槽以容纳保护膜和极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封头件的通用性不佳的问题。

    电缆分接箱接地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1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63909.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接箱接地装置,包括:安装板;套杆,设置在安装板上;电缆本体,可拆卸地套设在套杆上;接地件,与安装板连接;转动架,转动架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转动架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有齿槽;固定架,与转动架连接并与转动架同步运动,固定架具有与电缆本体抵接配合的固定位置以及避让电缆本体的避让位置;转杆,转杆穿设在安装孔内,转杆上设置有齿轮,齿轮能够与齿槽啮合设置;驱动结构,设置在转杆和安装板之间,驱动结构能够驱动转杆转动以使转动架进行转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接地连接的操作繁琐进而导致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

    应急供电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010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3674.0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急供电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电网电流,并根据电网电流判断目标电网是否正常工作;在目标电网未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将目标电网的负载与储能逆变器连接,并启动目标发电机,其中,储能逆变器用于在预设时长内向负载供电;在目标发电机完成启动的情况下,将负载与目标发电机连接,并通过储能逆变器对负载进行电压补偿,其中,目标发电机用于向负载供电。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发电机接入负载的过程耗时较长,影响负载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基于约束采样的扩展随机树的生成方法及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81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37145.6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约束采样的扩展随机树的生成方法及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随机生成的随机概率与第一扩展因子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第一随机采样点的目标采样方式,第一扩展因子是至少基于工作空间中的多个障碍物的最大尺寸确定的;基于目标采样方式,确定第一随机采样点,且基于第一随机采样点和第二扩展因子,确定第二随机采样点,第二扩展因子是至少基于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与各障碍物之间的最小的欧式距离以及多个障碍物的最大尺寸确定的;将第二随机采样点与当前的扩展随机树进行连接,得到目标扩展随机树。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RRT算法的采样次数较多且生成的避障路径非最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