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34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7984.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C23C18/31 , C23C18/32 , C23C18/38 , C23C18/42 , C23C18/18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C01B25/45 , C01G23/00 , C01G2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材料以及电池。改性电解质包括基础电解质以及附着在其表面的金属颗粒;金属颗粒的材料包括镍元素、铜元素、锡元素、铁元素、钴元素以及贵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提供的改性电解质通过利用特定的固态电解质作为基础电解质,在其表面利用金属颗粒进行改性,二者配合使改性电解质的电子电导率有效提高,包含上述改性电解质的正极材料可以同时提高离子以及电子的有效传输,使具有上述正极材料的电池既有较低的界面阻抗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22618.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包括如下组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氧化物粉体、锂盐和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酸乙酯。其各组分通过合理配伍后,涂抹均匀性高,能明显改善复合电解质制备过程出现变色和凝胶化问题,同时具有较低的阻抗以及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性能优异,在制备固态电池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此外,本申请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无需反复洗涤、长时间处理,工艺简单且环保,减少了生产时间和能耗,适合工业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0918.5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IPC: H02J1/00 ,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系统状态预测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预设时间段内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的运行数据集,其中,运行数据集包括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第一数据集对应于预设时间段中的第一时间区间,第二数据集对应于预设时间段中的第二时间区间;利用第一数据集对初始状态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状态预测模型,其中,初始状态预测模型为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利用目标状态预测模型对第二时间区间内直流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数据集;根据预测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对直流系统进行状态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系统中直流系统状态预测模型过拟合导致预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76246.3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充氮滚油系统,包括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设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上的取油样阀、四通阀、氮气瓶以及设于氮气瓶上的减压阀;四通阀具有第一快插口、第二快插口、第三快插口以及第四快插口;减压阀通过管道与第一快插口相连通,取油样阀通过管道与第三快插口相连接,在四通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快插口与第四快插口连通,第三快插口与第二快插口连通;在四通阀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快插口与第三快插口相连通,第二快插口与第四快插口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四通阀的两个状态的切换,可避免软管受气压导致脱离充气口;通过阀门与四通阀的配合使用,可有效避免油经软管流至减压阀,污染甚至损坏减压阀。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6938.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底板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设置多个框架固定板、正向永磁体以及反向永磁体,所述框架固定板上设置线圈固定板,所述线圈固定板上设置线圈框架,所述线圈框架上设置电磁线圈和电容式直线位移检测单元。本公开实施例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直接输出电信号的优点,可简化电磁力操动机构的位移检测模块,进而便于判断和确定电磁力操动机构运行状态的良好性以及静态下保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4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02056.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大型机具的行为追踪方法及装置,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机具的环境感知数据,至少包括:实时采集的环境图像和深度信息;对于每张实时传输的环境图像,获取环境图像的图像特征向量,并基于图像特征向量对环境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在检测到环境图像中包含机具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深度信息在该环境图像中生成目标检测框;整合指定时间段内包含相同机具部件的所有环境图像,基于每个环境图像的采集时间戳和目标检测框分析目标机具的行为状态,并基于行为状态信息生成行为追踪报告。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变电站大型机具行为追踪不准确,导致无法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57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2331.4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弧线圈用绝缘自启动灭火装置和控制方法,本装置包括消弧线圈本体、固定架和灭火机构;消弧线圈本体架设在固定架上;灭火机构安装于固定架上;灭火机构套设在消弧线圈本体的表面。用于解决采用人工灭火的方式进行灭火,需要人工及时获知起火现象,还需及时赶到起火现场进行灭火,造成灭火效率低,容易导致财物损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灭火机构实时感应消弧线圈本体的表面温度变化,当消弧线圈本体的表面温度达到预设值时,采用灭火机构对消弧线圈本体的表面进行降温处理,有效降低燃烧条件的形成。当消弧线圈本体起火时,采用灭火机构对消弧线圈本体的起火处进行灭火,可降低火焰带来的危害,达到灭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163359.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 广州铭诚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设备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设备的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判断解析结果是否存在异常;当解析结果不存在异常时,识别监测数据的数据种类;根据数据种类判断监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当监测数据不存在异常时,输出监测数据。可见,实施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实时监测各类设备的数据信息,为设备使用安全提供应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69314.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力操动机构及断路器,其中,电磁力操动机构包括:固定座;磁力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线圈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磁力部件内;操动件,操动件的第一端与线圈部件固定连接,操动件的第二端位于固定座的外侧,线圈部件带动操动件移动,操动件具有使操动件的第二端朝向固定座靠近的分闸位置及使操动件的第二端远离固定座的合闸位置;缓冲弹簧圈,抵接在操动件的第二端和固定座之间,缓冲弹簧圈向操动件的第二端施加远离固定座方向的弹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在分闸末段终止时,阻尼缓冲垫无法彻底缓冲所受到的冲击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69313.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力操动机构及断路器,其中,电磁力操动机构包括:固定座;磁力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线圈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磁力部件内;操动件,包括位于固定座的第一侧外的操动板及固定穿设在线圈部件上的连接杆,线圈部件带动操动件移动,操动件具有使操动板朝向固定座靠近的分闸位置及使操动板远离固定座的合闸位置;第一弹簧件,套设在第一杆段的外侧,且抵接在固定座的第一侧和操动板之间;第二弹簧件,套设在第二杆段的外侧,且抵接在固定座的第二侧和第一挡件的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利用阻尼缓冲垫进行缓冲,使得分闸末段终止时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