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4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44510.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伟 , 胡智敏 , 丁伟亮 , 林能佑 , 邬龙刚 , 潘嵩崧 , 刘光明 , 文海涛 , 伍炜豪 , 李张震 , 黄小福 , 李萌 , 宁鑫淼 , 曾冬雷 , 莫然 , 毛启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施工负载结构及系统,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负载基础和第二负载基础;第一负载基础包括装配体;装配体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一负载基础包括传导体;传导体连接至装配体的一侧;第二负载基础包括负载体;负载体与第一负载基础连接,且负载体位于地下;负载体具有组织体一和组织体二;组织体一呈线束状分布。通过构件第一负载基础和第二负载基础,在顶管施工区域受限的情况下,为顶进装置提供强度足够和连接稳定的负载结构,确保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2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4510.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伟 , 胡智敏 , 丁伟亮 , 林能佑 , 邬龙刚 , 潘嵩崧 , 刘光明 , 文海涛 , 伍炜豪 , 李张震 , 黄小福 , 李萌 , 宁鑫淼 , 曾冬雷 , 莫然 , 毛启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施工负载结构及系统,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负载基础和第二负载基础;第一负载基础包括装配体;装配体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一负载基础包括传导体;传导体连接至装配体的一侧;第二负载基础包括负载体;负载体与第一负载基础连接,且负载体位于地下;负载体具有组织体一和组织体二;组织体一呈线束状分布。通过构件第一负载基础和第二负载基础,在顶管施工区域受限的情况下,为顶进装置提供强度足够和连接稳定的负载结构,确保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83882.0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管道铺设用对拉结构,属于蒸汽管道铺设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承载结构抗风荷载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承载结构,承载结构沿蒸汽管道的铺设路径形成铺设区域;连接结构,与承载结构两端连接;对拉组件,设置于承载结构的两侧;对拉组件至少具有:表示第一矢量的参数A;表示第二矢量的参数B;表示承载结构的长度的参数C;A/C的取值范围是:0.1至0.5;B/C的取值范围是:0.1至0.3。通过限定对拉组件第一矢量与长度的比值、第二矢量与长度的比值,使得其对承载结构中段的作用力表现越大,即中段受到对拉组件的第一作用力F1或第二作用力F2越强烈,能够满足中段受到风力荷载偏移量较大的约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9837.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伟 , 米孝生 , 武斌 , 胡智敏 , 张海飞 , 陈海斌 , 郭泰广 , 李晓昇 , 彭勇志 , 李家宏 , 曾冬雷 , 雷志辉 , 闻军杰 , 张泽亮 , 唐勇 , 段子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跨铁路曲线桥梁直顶式施工方法,属于铁路交通工程技术领域。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曲线桥梁的主梁成桥线形;S2:确定顶推直线轨迹线;S3:将顶推直线轨迹线分割成若干子节段;S4:根据顶推直线轨迹线和若干子节段确定顶推轨迹边缘线;S5:确定顶推包络线;S6:根据所述顶推包络线确定顶推临时墩的参数;S7:沿着所述顶推包络线在顶推临时墩进行曲线桥梁的步履式顶推,直至曲线桥梁完成安装。相较于曲梁曲顶的顶推方式,曲梁直顶的顶推方式无需不断的对曲梁横向进行纠正,由此降低施工难度,以及避免出现落梁风险;无需进行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操作,从而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且,缩短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2026.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L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管道的承载装置,属于蒸汽管道的承载技术领域。蒸汽管道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梁,适于铺设蒸汽管道;支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承件,两个第一支承件沿承载梁的延伸方向靠近承载梁的两端设置;每个第一支承件具有设置于顶端的固定构件;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承件的一侧,适于连接两个固定构件和承载梁,以使第一支承件支承承载梁;第二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承件的另一侧,且适于连接每个固定构件和第一锚碇构件,第一锚碇构件沿第一方向位于承载梁的两端的外侧,以使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作用力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作用力相互抵消。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拉索角度小、边跨工作空间受限条件下的蒸汽管道的随桥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35671.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城市道路选线三维比选方法,属于城市道路领域,该基于BIM的城市道路选线三维比选方法具体步骤为绘制方案图纸、图纸定线、无人机实地测绘、BIM模拟地形建造、BIM模型道路建造、计算机线路对比和人工讨论选线。本发明通过无人机的测绘对地形进行快速建造,提高BIM模型的建造效率,并且无人机的倾斜拍照技术可以对地形实景进行拍摄,用于对BIM模型的细节进行调整,提高BIM模型的真实性,通过文档表格的数据抄录,便于对需要选线的道路各项数据进行对比,方便工作人员在讨论选线过程中对施工时间和施工造价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1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917919.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室连续UHPC箱梁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法,包括UHPC预制纵向分块中梁、UHPC预制纵向分块边梁、现浇UHPC接缝、预制钢连接件、剪力钉、预埋钢垫板、预埋螺栓、临时支座、永久支座、加劲横梁、现浇UHPC底板、现浇UHPC腹板、现浇UHPC顶板及加厚区、简支体系主梁、加劲横梁底板、主梁腹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多室UHPC箱梁进行纵向分块进行预制,在现场通过特制的连接件进行拼装连接,先形成若干块多室的简支箱梁,再在桥墩上通过特殊的浇筑方式,使箱梁结构由简支变为连续。结构质量优良、拼接可靠,受力性能、耐久性能良好,施工便捷,能大大缩短工期,节省桥下空间,非常适应于建设发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20718.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河水下建筑基础及跨河桥塔,属于水下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入水基础和负载基础;入水基础的标高低于水位面;负载基础的标高高于水位面;入水基础包括:第一基础体和第二基础体;第二基础体沿第一方向倾斜,以及沿第二方向倾斜;第二基础体包括荷载壁和导流壁;荷载壁和导流壁围合成一楔形结构;荷载壁为第二基础体沿第二方向具有的端面,以用于负荷水流的作用力;导流壁为第二基础体沿第一方向具有的端面,以用于对水流导流。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基础体的抗冲击能力、结构稳定性和抗水流冲刷能力。楔形结构的力分解和荷载分布优化,减少了集中应力和结构疲劳,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基础在复杂水流环境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42026.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L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管道的承载装置,属于蒸汽管道的承载技术领域。蒸汽管道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梁,适于铺设蒸汽管道;支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承件,两个第一支承件沿承载梁的延伸方向靠近承载梁的两端设置;每个第一支承件具有设置于顶端的固定构件;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承件的一侧,适于连接两个固定构件和承载梁,以使第一支承件支承承载梁;第二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承件的另一侧,且适于连接每个固定构件和第一锚碇构件,第一锚碇构件沿第一方向位于承载梁的两端的外侧,以使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作用力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一作用力相互抵消。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拉索角度小、边跨工作空间受限条件下的蒸汽管道的随桥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5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916936.4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增韧方法。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中添加碳纳米管、纤维素和磷酸锌表面修饰的钢纤维,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料,将混合料按照构件主应力方向倒入,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构件中纤维取向倾向于主应力方向。本发明添加碳纳米管、纤维素相较于单独添加碳纳米管或纤维素取得了更高的抗拉韧性,采用钢纤维定向、钢纤维表面修饰两种纤维增韧技术相较于单独使用一种纤维增韧技术取得了更好的增韧效果。综合四种措施,UHPC的抗裂强度提升了77.4%,抗拉强度提升了129.5%,峰值挠度提升了113.6%,说明该方案使得UHPC的抗裂、抗拉韧性有了显著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