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16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90306.7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配电网线路故障特性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有源配电网的等效附加正序分量网络;分析基于恒功率控制的IBDG输出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输出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分析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判断有源配电网线路为故障线路或非故障线路。本发明通过分析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可知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之间的相位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有源配网的区内外故障判别,解决有源配网故障检测和区段定位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273330.X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低压分支监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压分支监测单元通过RS‑485标准通信接口及Modbus通信规约接入智能边缘终端,并将采集信息和开关信号上传至智能边缘终端;所述智能边缘终端将相关数据上送至云端的全域物联网平台应用;云端的全域物联网平台应用通过分析可经智能边缘终端向低压分支监测单元下达相关控制指令,以实现整个台区的云边端协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低压分支监测及就地、边端远程、云端远程保护控制技术,提高了低压配电网对线路或设备的测控能力以及对故障进行快速排查和定位的综合判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99551.4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9/50 , G06F16/2458 , G06F16/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边缘终端的数据组件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控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组件应用模块和云平台服务模块,且所述监控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组件应用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组件应用模块与所述云平台服务模块相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监控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组件应用模块的相配合运作来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提高低压配电网对电力设备智能运维的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00448.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智能传感器与边缘终端的物理连接关系,通过所述智能传感器接收所述边缘终端所发送的报文信息;利用所述智能传感器对所述报文信息进行解析,并与所述边缘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响应;基于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边缘终端的通信连接关系,通过所述智能传感器向所述边缘终端发送传感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规范化的统一通信规约可实现各类数据在边缘终端与智能传感器之间的非通信网络传输,提高低压配电网对智能传感器接入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590306.7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配电网线路故障特性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有源配电网的等效附加正序分量网络;分析基于恒功率控制的IBDG输出正序电压故障分量与输出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分析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判断有源配电网线路为故障线路或非故障线路。本发明通过分析故障线路两端正序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相位差,可知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之间的相位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有源配网的区内外故障判别,解决有源配网故障检测和区段定位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3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300448.7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智能传感器与边缘终端的物理连接关系,通过所述智能传感器接收所述边缘终端所发送的报文信息;利用所述智能传感器对所述报文信息进行解析,并与所述边缘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响应;基于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边缘终端的通信连接关系,通过所述智能传感器向所述边缘终端发送传感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规范化的统一通信规约可实现各类数据在边缘终端与智能传感器之间的非通信网络传输,提高低压配电网对智能传感器接入的适应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14840.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周杨珺 , 高立克 , 易辰颖 , 周柯 , 周远超 , 张炜 , 潘俊涛 , 黄伟翔 , 黄贵平 , 李珊 , 吴丽芳 , 李菱 , 周宏瑞 , 秦丽文 , 奉斌 , 颜丽娟 , 伍红文 , 阳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可靠性体系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配电网的综合成本模型;设定配电网运行的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灰狼算法进行优化;输出基于优化解的配电网可靠性运行策略。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能源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可靠性优化方法通过中长期和短期两个阶段时间尺度体系对配电网可靠性进行优化,其中以有功功率和负荷功率为目标设定配电网稳定运行,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从而界定配电网的可靠性。通过采用Sobol序列在灰狼算法中的初始种群设置阶段进行算法优化,另外在交叉变异阶段优化自适应因子,有效提高灰狼算法的计算效率,从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体系的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94016.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周杨珺 , 高立克 , 易辰颖 , 周柯 , 周远超 , 张炜 , 潘俊涛 , 黄伟翔 , 黄贵平 , 李珊 , 吴丽芳 , 李菱 , 秦丽文 , 奉斌 , 颜丽娟 , 伍红文 , 阳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气体燃料方面数据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数据;判断气体燃料方面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条件;判断可再生能源方面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条件;基于两方面获取到的监测数据作为样本集数据,输入到改进后的沙丘猫优化模型中,得到优化后的参数,基于优化后的参数对配电网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考虑气体燃料和可再生能源两方面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来确定配电网故障诊断,通过监测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状态参数与设定阈值的对比,来确定是否发生配电网故障。本发明监测和计算过程比较简单,使得诊断效率比较高,并且诊断结果比较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33200.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动态仿真平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模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桩功能结构,确定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电压响应模块,并构建电压响应数学模型;构建频率响应模块,设置频率跳闸响应曲线点,并建立频率响应数学模型;构建荷电状态管理模块,实现SOC上下限管理逻辑;进行电网安全性评估,并整合至电动汽车充电桩模型中。本发明保障了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与安全管理,且模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874979.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 G01R31/08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隐患放电隐患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沿输电线路上间隔配置监测终端,采集输电线路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并输出隐患信息分析结果;确定输电线路隐患放电的隐患类型、隐患发生位置以及隐患发生时间。本发明提供的输电线路隐患放电隐患监测预警方法实时对隐患放电类型进行辨识,并对隐患放电点进行快速定位,节省了大量的隐患分类时间与隐患定位时间,为运维人员的隐患清除与检修提供了参考,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压力,也提高了检修效率,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