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头扭矩释放装置、控制方法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9664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4401.6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头扭矩释放装置、控制方法及工程机械。所述动力头扭矩释放装置包括主泵和动力头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阀组,所述辅助阀组的C1口和C2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和所述第二主油路上;所述辅助阀组包括梭阀、减压阀、电比例减压阀和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的A3口和B3口分别连接所述C1口和C2口;所述辅助阀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通过控制所述电比例减压阀的控制电流能够控制所述k口的压力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口度。从而实现了主油路不变的情况下,动力头的扭矩释放稳定可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机换杆前扭矩释放过程操作难度大且易导致马达损坏从而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一种同步卸扣助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76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61975.3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卸扣助力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旋转卸扣模块,旋转卸扣模块包括前虎钳和后虎钳,前虎钳和后虎钳固定连接在钻架体的一侧,前虎钳和后虎钳水平方向并排放置,前虎钳设于后虎钳远离钻架体的一侧;包括: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器、流量控制组件和监测组件,PLC控制器与流量控制组件和检测组件均通讯连接;包括:动力模块,动力模块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还包括一种同步卸扣助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上述的同步卸扣助力系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提高虎钳的卸扣能力,提高大扭矩施工中的一次卸扣成功率,避免因此而影响国家重大工程的工期。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头辅助卸扣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7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526342.7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头辅助卸扣装置与方法,包括虎钳泵和旋转泵,虎钳泵连接有虎钳阀组,旋转泵连接有动力头旋转马达,动力头旋转马达的并联有旋转马达卸荷阀,旋转泵还连接有旋转溢流阀;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旋转马达转速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虎钳开关和电磁线圈。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操作方法,其一是将动力头旋转马达的A口与B口导通,此时操作虎钳旋转卸扣时,消除了动力头主轴的阻力;其二是将动力头旋转系统压力进行限制,动力头主轴跟随后虎钳旋转,主动提供辅助卸扣力;以上技术方案都能提高水平定向钻机虎钳卸扣的效果,极大地减缓虎牙和钻杆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动力头多模式水平定向钻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34231.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头多模式水平定向钻机及控制方法,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第三泵体、第四泵体、动力头旋转马达、动力头推拉马达、主阀组、第一发动机和第二发动机,主阀组设有旋转阀组和推拉阀组,旋转阀组包括若干个旋转阀,推拉阀组包括若干个推拉阀,第一发动机通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连接主阀组,第二发动机通过第三泵体和第四泵体连接主阀组,动力头旋转马达连接主阀组的旋转阀组,动力头推拉马达连接主阀组的推拉阀组。本发明通过主阀组灵活配置,根据定向钻机在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时的功率需求特点,实现了总装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输出功率无法灵活分配导致的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泥浆用量监测与记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82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15239.2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泥浆用量监测与记录系统,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主泵,主泵出油口连接有泥浆主阀,泥浆主阀连接有马达组;电气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主泵、泥浆主阀;流量调节旋钮、泥浆开关、转速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马达组上,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马达组转速。本发明能够实现泥浆用量的实时监测与显示,并且可以记录存储历史数据;由于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该系统使用稳定且寿命长,实现免维护;泥浆用量数据可以实时查看,为后续施工积累经验,提高施工安全性及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基于MIMO算法的双轮铣自动进给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89629.4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IMO算法的双轮铣自动进给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双轮铣自动进给速度主导控制的速度控制模块,用于解决速度被扰动的速度解耦模块,该模块接收进给力误差值信号判断实际工况,并给出速度调节的次因子,还包括用于双轮铣自动进给力控制模块和进给解耦模块,用于作用双轮铣机器实体的系统模块。本发明以进给力和进给速度双闭环为主逻辑并创新性的采用MIMO特有的解耦模块思路解决进给速度和进给力两者调节的相互扰动和震荡问题,现场施工测试效果良好,满足双轮铣自动进给的实际需求。

    一种基于钻杆箱的装卸钻杆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4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41232.5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杆箱的装卸钻杆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钻架以及设于所述钻架上的顶起装置、送杆装置、钻杆箱、钻杆、钻架和动力头;所述动力头设于钻杆箱的端部;所述钻杆箱内设有若干列钻杆,所述钻杆箱的底部镂空,所述顶起装置和送杆装置交错设于钻杆箱的底部,所述顶起装置用于顶起若干列钻杆上升或下降;所述送杆装置用于:装杆时,抵达预定列钻杆的下方,所述顶起装置下降,所述送杆装置抓取所述钻杆并移送至装杆位置;卸杆时,所述送杆装置抓取所述钻杆并将钻杆移送至所述顶起装置上。使得在拆卸或安装钻杆的输入操作指令简化,并且本发明可以自动判断是否为误操作,并停止后续指令输出,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一种钻机维保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8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55783.X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机维保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钻机各子系统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所述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保留有效数据;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获取多源融合数据;将所述多源融合数据输入至预构建的钻机运行状态评估模型,获取钻机健康评估指数;根据所述钻机健康评估指数对钻机的维保方案进行预测。该方法通过对多源数据的采集和融合实现有效数据的积累,并通过钻机运行状态评估模型对钻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根据钻机的运行状态评估结果对钻机的维保方案进行预测,做到预测性维保,保证钻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旋转分区恒压控制系统、方法及隧道清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120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145668.0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分区恒压控制系统、方法及隧道清理机器人,旋转分区恒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之相连的伸缩臂位移传感器、浮动臂位移传感器、浮动缸压力传感器、旋转臂角度传感器和显示器;伸缩臂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伸缩臂上,用于检测伸缩臂油缸行程;浮动臂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浮动臂上,用于检测浮动臂油缸行程;浮动缸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浮动油缸上,用于检测油缸压力;旋转臂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浮动油缸上,用于检测旋转臂俯仰角度;显示器用于旋转臂俯仰速度、伸缩臂和浮动臂伸缩速度、恒压控制压力大小的标定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压力、行程、角度的显示。本发明实现清理器在不同角度对隧洞内壁压力的恒定,延长了清理器的使用寿命。

    基于MIMO算法的双轮铣自动进给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1189629.4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MIMO算法的双轮铣自动进给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双轮铣自动进给速度主导控制的速度控制模块,用于解决速度被扰动的速度解耦模块,该模块接收进给力误差值信号判断实际工况,并给出速度调节的次因子,还包括用于双轮铣自动进给力控制模块和进给解耦模块,用于作用双轮铣机器实体的系统模块。本发明以进给力和进给速度双闭环为主逻辑并创新性的采用MIMO特有的解耦模块思路解决进给速度和进给力两者调节的相互扰动和震荡问题,现场施工测试效果良好,满足双轮铣自动进给的实际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