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9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615862.X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焊接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焊接控制技术领域。其中的焊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焊接过程中待焊区域的坡口图像;根据所述待焊区域的坡口图像,确定理论焊缝轨迹;根据所述理论焊缝轨迹、以及所述焊接过程中当前焊接阶段对应的预设焊缝轨迹,确定下一焊接阶段对应的预设焊缝轨迹。通过以上方法,能够实现焊接过程中焊接轨迹的自适应调节,进而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9085.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包括1)确定摩擦副接触特征;2)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载荷关系比范围;3)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时间关系比范围;4)确定大直径滚筒硬化层深度与磨损时间的关系;5)确定持续施工失效最低时长T1及大直径滚筒标准硬化层深度h1;6)确定大直径滚筒轮面与施工介质接触模型为轮‑面接触模型;7)确定硬化层设计深度;8)根据设计的硬化深度,参考建立的激光硬化温度‑速度‑硬度‑深度的工艺手册,设置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表面硬化加工。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通过大量的试验去摸索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实现了提前进行计算确定深度,为激光硬化参数选择做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2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77303.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叶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叶片基体和若干耐磨体,所述叶片基体呈半圆设计,耐磨体呈线状设计,所述叶片基体上设置堆焊(熔覆)区域,线状耐磨体呈螺旋分布或组合呈“Z”字形分布;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采用配比不低于60HRC硬质合金粉末及堆焊(熔覆)制备方法,将硬质合金粉末按照设定好的运动轨迹,堆焊(熔覆)形成致密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好的耐磨体结构。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物料与叶片的相对运动轨迹,降低作用在叶片边缘处的摩擦力,提升螺旋叶片耐磨性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堆焊(熔覆)过程中的热输入量防止基体开裂,降低粉末消耗及提升堆焊(熔覆)效率,创造了新型高耐磨复合形式的摊铺机螺旋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15862.X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焊接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焊接控制技术领域。其中的焊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焊接过程中待焊区域的坡口图像;根据所述待焊区域的坡口图像,确定理论焊缝轨迹;根据所述理论焊缝轨迹、以及所述焊接过程中当前焊接阶段对应的预设焊缝轨迹,确定下一焊接阶段对应的预设焊缝轨迹。通过以上方法,能够实现焊接过程中焊接轨迹的自适应调节,进而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5518.2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盲孔法焊后残余应力测试钻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钻孔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四个支撑腿(1),其中两个支撑腿(1)分别设在一个第一支架(2)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另两个支撑腿(1)分别设在另一个第一支架(2)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且四个支撑腿(1)沿第三方向(z)位于第一支架(2)的同侧,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支撑腿(1)可伸缩且自由端设有吸合件(11);第二支架(3),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架(2)之间;和钻头(5),安装于第二支架(3),用于对待测工件的残余应力测试部位钻孔。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2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749085.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多工况的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计算方法,包括1)确定摩擦副接触特征;2)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载荷关系比范围;3)确定磨粒磨损失重量与磨损时间关系比范围;4)确定大直径滚筒硬化层深度与磨损时间的关系;5)确定持续施工失效最低时长T1及大直径滚筒标准硬化层深度h1;6)确定大直径滚筒轮面与施工介质接触模型为轮‑面接触模型;7)确定硬化层设计深度;8)根据设计的硬化深度,参考建立的激光硬化温度‑速度‑硬度‑深度的工艺手册,设置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表面硬化加工。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通过大量的试验去摸索大直径滚筒硬化深度,实现了提前进行计算确定深度,为激光硬化参数选择做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6083.4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IPC: B23K31/12 , B23K9/3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焊接过程质量评估领域的一种焊接质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复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缺陷技术问题。其包括:在焊接前,将所设定的焊前工艺参数输入至预构建并训练好的焊接质量预测模型中,根据所述焊接质量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对所述焊前工艺参数进行循环校正,直至达到期望焊接质量;在焊接过程中,采集焊接参数;将所述焊接参数输入至预构建并训练好的焊接质量预测模型中,获取焊接质量预测结果。本发明采用焊前工艺参数确定方法确保参数的准确性,以及采用焊接质量在线预测方法实现焊接质量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777303.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叶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叶片基体和若干耐磨体,所述叶片基体呈半圆设计,耐磨体呈线状设计,所述叶片基体上设置堆焊(熔覆)区域,线状耐磨体呈螺旋分布或组合呈“Z”字形分布;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采用配比不低于60HRC硬质合金粉末及堆焊(熔覆)制备方法,将硬质合金粉末按照设定好的运动轨迹,堆焊(熔覆)形成致密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好的耐磨体结构。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物料与叶片的相对运动轨迹,降低作用在叶片边缘处的摩擦力,提升螺旋叶片耐磨性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堆焊(熔覆)过程中的热输入量防止基体开裂,降低粉末消耗及提升堆焊(熔覆)效率,创造了新型高耐磨复合形式的摊铺机螺旋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6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125518.2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盲孔法焊后残余应力测试钻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钻孔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四个支撑腿(1),其中两个支撑腿(1)分别设在一个第一支架(2)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另两个支撑腿(1)分别设在另一个第一支架(2)沿第二方向(y)的两端,且四个支撑腿(1)沿第三方向(z)位于第一支架(2)的同侧,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支撑腿(1)可伸缩且自由端设有吸合件(11);第二支架(3),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架(2)之间;和钻头(5),安装于第二支架(3),用于对待测工件的残余应力测试部位钻孔。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43302.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磨螺旋分料叶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叶片本体,开设在叶片本体边缘和中心之间的多道减磨凹槽;多道减磨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从叶片本体边缘向中心递减;其中,靠近叶片本体边缘的减磨凹槽用于存储大尺寸的磨损颗粒,靠近叶片本体中心的减磨凹槽用于存储小颗粒的物料;靠近叶片本体边缘的减磨凹槽与相邻减磨凹槽之间设置的间隔大于靠近叶片本体中心的减磨凹槽与相邻减磨凹槽之间的间隔,用于对应不同物料颗粒产生的磨损应力,减小叶片表面应力不均匀程度。本发明通过凹槽结构存储物料,实现物料与物料的磨损形式,从而提升其耐磨性,解决传统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提升耐磨性带来效率、成本、风险的问题,以及均衡叶片表面应力,提高叶片传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