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渣电炉水冷炉盖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664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181683.5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渣电炉水冷炉盖,所述水冷炉盖包括:上炉盖;下炉盖,与上炉盖相对地设置并且与上炉盖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隔板,形成在上炉盖与下炉盖之间,以在上炉盖和下炉盖之间限定水道,其中,在水道的拐点处设置有穿过隔板的孔。根据本发明的钛渣电炉水冷炉盖能够延长水冷炉盖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钛渣电炉水冷炉盖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664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1683.5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渣电炉水冷炉盖,所述水冷炉盖包括:上炉盖;下炉盖,与上炉盖相对地设置并且与上炉盖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隔板,形成在上炉盖与下炉盖之间,以在上炉盖和下炉盖之间限定水道,其中,在水道的拐点处设置有穿过隔板的孔。根据本发明的钛渣电炉水冷炉盖能够延长水冷炉盖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电炉冶炼钛渣的挂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060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8690.2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炉冶炼钛渣的挂渣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炉料与焦碳的配比为100:10的低配碳比快速形成熔池,控制渣中FeO≥15%,控制钛渣液面温度≥1720℃;在形成的熔池段上部,按照100~200Kg/批加入焦炭,电极位置将上涨300~1000mm,待电极位置下降至加焦炭前位置时再次加焦炭,重复2~3次;在熔池段,在熔池的边缘处,采用多点加料;在熔池的与渣口和铁口正对的位置处,采用比正常焦炭配碳量增加3%~4%的配碳量加入焦炭;在其它边缘加料位置处,采用比正常焦炭配碳量增加2%~3%的配碳量加入焦炭,其中,正常焦炭配碳量为炉料与焦碳的配比为100:12;送电的电压≤320V;严格控制出炉温度;缩短后期高温下品位调整的精炼时间。

    用于大型钛渣电炉的自焙电极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325828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302762.1

    申请日:200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炉冶金领域中一种用于大型钛渣电炉的自焙电极的生产工艺,通过该工艺能够焙制机械性能高的自焙电极。该工艺是将加入电极壳内的电极糊进行焙烧形成直径为800mm~1200mm,体积密度为1.45g/cm3~1.5g/cm3的自焙电极,该大型钛渣电炉是指额定功率≥10000KVA的电炉,其中,将电极糊中挥发分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12.5%~15%,将电极糊柱高度控制在4m~4.5m;按20mm~30mm/h的平均速度压放使电极工作端的高度保持在1.8m~2.5m;按40kg~50kg/h的平均速度向电极壳内加入电极糊;向电极壳内加入电极糊的平均速度与压放的平均速度的比值为1.5~1.7。采用上述工艺可以焙制出机械性能高,可适应大型钛渣电炉冶炼工况条件的自焙电极。

    钛渣电炉自焙电极水冷护屏

    公开(公告)号:CN10395761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9233.2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渣电炉自焙电极水冷护屏,所述水冷护屏具有改善了的冷却效果和使用寿命。所述水冷护屏包括彼此相对地设置的面板和背板,在面板与背板之间限定有空间,所述空间通过多个隔板分隔为彼此连通的水道,其中,所述水道包括:多条横向水道,设置在水冷护屏的下部,冷却水通过所述多条横向水道自下而上地折返流动;多条纵向水道,设置在所述多条横向水道的上方,冷却水通过所述多条纵向水道从水冷护屏的一侧向另一侧折返流动。

    电炉冶炼钛渣的挂渣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2060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78690.2

    申请日:201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炉冶炼钛渣的挂渣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炉料与焦碳的配比为100:10的低配碳比快速形成熔池,控制渣中FeO≥15%,控制钛渣液面温度≥1720℃;在形成的熔池段上部,按照100~200Kg/批加入焦炭,电极位置将上涨300~1000mm,待电极位置下降至加焦炭前位置时再次加焦炭,重复2~3次;在熔池段,在熔池的边缘处,采用多点加料;在熔池的与渣口和铁口正对的位置处,采用比正常焦炭配碳量增加3%~4%的配碳量加入焦炭;在其它边缘加料位置处,采用比正常焦炭配碳量增加2%~3%的配碳量加入焦炭,其中,正常焦炭配碳量为炉料与焦碳的配比为100:12;送电的电压≤320V;严格控制出炉温度;缩短后期高温下品位调整的精炼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