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0334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16146.3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原健儿 , 新田芳明 , 市川聪 , 狩野严大郎 , 西嶋学 , 嶋村修 , 川村文洋 , 萩山康介 , 井深重夫 , 加世田学 , 末永真规 , 平井珠生 , 高谷真弘 , 野元邦治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在包含锂镍系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大容量且大面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由电极面内的电压的不均匀性引起的电极的劣化、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解决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用于电池面积(包含电池外壳体的电池的投影面积)相对于额定容量的比值为5cm2/Ah以上、且额定容量为3Ah以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前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包含含有锂镍系复合氧化物及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将前述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A)[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A[质量%]、前述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B)[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B[质量%]时,满足下述数学式1及下述数学式2。数学式1:0.5≤D50(A)/D50(B)≤2.0数学式2:B/(A+B)≥0.2。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92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22883.0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 , H01M4/0407 , H01M4/0435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4/668 , H01M10/044 , H01M10/0585 , H01M2010/04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提高循环特性等长期可靠性的电极构造体、电极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了电极构造体的双极型电池。电极构造体具有:基材;表面侧被分割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电阻比电解质高的高电阻部件。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基材上。高电阻部件形成于电极活性物质层彼此的分割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电极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在转印用基材上形成电阻比用于形成分割部位的电解质高的高电阻部件的工序(1);在基材上转印形成于该转印用基材上的高电阻部件的工序(2);在转印有该高电阻部件的基材上的高电阻部件未转印部位涂敷电极活性物质层形成用浆料的工序(3)。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09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880012785.7
申请日:200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 , B01D53/9413 , B01D53/945 , B01D2255/10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1026 , B01D2255/206 , B01D2255/20715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92 , B01D2255/30 , B01D2255/407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205 , B01D2255/9207 , B01D2257/404 , B01D2257/502 , B01D2257/702 , B01J21/066 , B01J23/002 , B01J23/38 , B01J23/40 , B01J23/63 , B01J35/0006 , B01J35/1009 , B01J37/0063 , B01J37/0201 , B01J37/04 , B01J2523/3706 , B01J2523/3712 , B01J2523/48 , F01N3/2807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高耐热性催化剂包含贵金属粒子、第1化合物及第2化合物,所述第1化合物与贵金属粒子接触、并抑制贵金属粒子移动,所述第2化合物包封贵金属粒子和第1化合物、抑制贵金属粒子移动、同时抑制因第1化合物彼此接触而引起的第1化合物的聚集。其中,第1化合物负载贵金属粒子,并且,负载有贵金属粒子的第1化合物的单个粒子或聚集体包含在被第2化合物分隔开的区域内。该第2化合物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1.2×10-5[K-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093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12785.7
申请日:200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 , B01D53/9413 , B01D53/945 , B01D2255/10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1026 , B01D2255/206 , B01D2255/20715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92 , B01D2255/30 , B01D2255/407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205 , B01D2255/9207 , B01D2257/404 , B01D2257/502 , B01D2257/702 , B01J21/066 , B01J23/002 , B01J23/38 , B01J23/40 , B01J23/63 , B01J35/0006 , B01J35/1009 , B01J37/0063 , B01J37/0201 , B01J37/04 , B01J2523/3706 , B01J2523/3712 , B01J2523/48 , F01N3/2807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高耐热性催化剂包含贵金属粒子、第1化合物及第2化合物,所述第1化合物与贵金属粒子接触、并抑制贵金属粒子移动,所述第2化合物包封贵金属粒子和第1化合物、抑制贵金属粒子移动、同时抑制因第1化合物彼此接触而引起的第1化合物的聚集。其中,第1化合物负载贵金属粒子,并且,负载有贵金属粒子的第1化合物的单个粒子或聚集体包含在被第2化合物分隔开的区域内。该第2化合物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1.2×10 -5 [K -1 ]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4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16199.5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原健儿 , 新田芳明 , 市川聪 , 狩野严大郎 , 西嶋学 , 嶋村修 , 川村文洋 , 萩山康介 , 井深重夫 , 加世田学 , 末永真规 , 平井珠生 , 高谷真弘 , 野元邦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2/0217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在包含锂镍系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大容量且大面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由电极面内的电压的不均匀性引起的电极的劣化、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解决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用于电池面积(包含电池外壳体的电池的投影面积)相对于额定容量的比值为5cm2/Ah以上、且额定容量为3Ah以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前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包含含有锂镍系复合氧化物及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将前述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A)[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A[质量%]、前述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B)[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B[质量%]时,满足下述数学式1及下述数学式2。数学式1:2.0
-
公开(公告)号:CN10202670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0980117162.0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1D53/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4 , B01D53/944 , B01D2255/1021 , B01D2255/206 , B01D2255/20715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46 , B01D2255/20753 , B01D2255/2092 , B01D2255/9202 , B01D2255/9205 , B01D2258/012 , B01J23/34 , B01J23/63 , B01J23/6562 , B01J23/83 , B01J23/894 , B01J35/023 , B01J35/108 , B01J37/0018 , B01J37/0045 , B01J37/0205 , B01J37/0219 , B01J37/0248 , F01N3/0222 , F01N3/035 , F01N2330/30
Abstract: 一种废气净化催化剂(1)包括:具有多个单元(11)的三维结构担体(10),所述单元由具有孔(13)的单元壁部(12)分隔开;以及形成在所述三维结构担体(10)中的催化剂层(20)。所述催化剂层(20)具有形成在所述单元壁部(12)的孔(13)的表面(13a)上的孔覆盖部分(22)。另外,所述孔覆盖部分(22)的催化剂层(20)具有活性孔(22a),所述活性孔具有0.1微米至10微米的孔直径。在废气净化催化剂(1)中,催化剂层(20)中的通气孔(通孔(13))的阻碍能够被控制,并且能够降低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03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780023669.0
申请日:2007-06-2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225 , B01J23/40 , B01J23/42 , B01J23/63 , B01J37/0226 , B01J37/343 , C23C26/00 , F01N3/0222 , F01N3/035 , F01N3/2807 , F01N2330/02 , F01N2330/22 , Y10T428/12389 , Y10T428/2461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一种金属基材,该金属基材的表面部分包含铝且设置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种。从该金属基材表面上方观察时由凹部和凸部中至少一种形成的平面图案为鳞状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16199.5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原健儿 , 新田芳明 , 市川聪 , 狩野严大郎 , 西嶋学 , 嶋村修 , 川村文洋 , 萩山康介 , 井深重夫 , 加世田学 , 末永真规 , 平井珠生 , 高谷真弘 , 野元邦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2/0217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包含锂镍系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大容量且大面积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由电极面内的电压的不均匀性引起的电极的劣化、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用于电池面积(包含电池外壳体的电池的投影面积)相对于额定容量的比值为5cm2/Ah以上、且额定容量为3Ah以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在前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且包含含有锂镍系复合氧化物及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将前述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A)[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A[质量%]、前述尖晶石系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平均二次粒径(D50)设为D50(B)[μm]、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含有比率设为B[质量%]时,满足下述数学式1及下述数学式2。数学式1:2.0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03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669.0
申请日:2007-06-2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225 , B01J23/40 , B01J23/42 , B01J23/63 , B01J37/0226 , B01J37/343 , C23C26/00 , F01N3/0222 , F01N3/035 , F01N3/2807 , F01N2330/02 , F01N2330/22 , Y10T428/12389 , Y10T428/2461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一种金属基材,该金属基材的表面部分包含铝且设置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凸部中的至少一种。从该金属基材表面上方观察时由凹部和凸部中至少一种形成的平面图案为鳞状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220549C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2149809.1
申请日:2002-11-0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01J23/63 , B01J35/02 , B01J37/025 , B01D53/88 , B01D53/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5 , B01D53/9454 , B01D53/9477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206 , B01D2255/20715 , B01D2255/502 , B01D2255/902 , B01D2255/908 , B01D2255/912 , B01D2255/92 , B01J23/63 , B01J35/0006 , B01J37/0244 , B01J37/0246 , F01N3/0814 , F01N3/0835 , F01N3/2828 , F01N13/009 , F01N13/0097 , F01N2370/04 , F01N2510/06 , F01N2510/0682 , F01N2510/0684 , F01N2570/16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催化剂,包括具有多个单元作为废气通道的载体,在每个单元的载体上形成的HC吸附剂层,以及位于HC吸附剂层上的每个废气通道的上游侧的上催化剂层和位于HC吸附剂层上的每个废气通道的下游侧的下催化剂层。上催化剂层包括比下催化剂层多的O2储存材料,且下催化剂层包括一种活化范围比上催化剂层更宽的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