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2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38356.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C1/059 , C22C32/00 , C22C21/02 , C22F1/043 , B22F9/04 , B22F1/068 , B22F3/10 , B22F3/20 , B22F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化硼纳米片/TiB2颗粒协同增强铝硅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氮化硼纳米片/TiB2颗粒协同增强铝硅复合材料包括氮化硼纳米片、TiB2颗粒和铝硅合金,通过低速球磨和粉末冶炼法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氮化硼纳米片与微米TiB2颗粒在球磨阶段实现合金粉体的片状化和粒径细化,有利于实现复合材料中在硅相和金属化合物的均匀细化。另外,本发明通过外加引入氮化硼纳米片与微米TiB2颗粒来协同调控硅复合材料中在硅相和金属化合物的形貌与分布,实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突破强塑性倒置关系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6078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080959.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江西省蔚蓝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云南蔚蓝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亚硫酸镁氧化速率的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亚硫酸镁氧化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gSO3浆液与Co‑MCM‑22催化剂混合,在含氧氛围下进行氧化反应;所述Co‑MCM‑22催化剂包括MCM‑22分子筛和负载在所述MCM‑22分子筛上的Co3O4;所述Co‑MCM‑2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CM‑22介孔分子筛浸渍到钴盐溶液中,依次进行蒸干和焙烧,得到所述Co‑MCM‑22催化剂。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亚硫酸镁氧化为硫酸镁的速率,提高氧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生产硫酸盐的成本,并且催化剂低残留,可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62187.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润程建设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李月玉 , 魏国斌 , 刀海娅 , 吴金雄 , 缪春丽 , 任茜茜 , 肖红岗 , 祖继敏 , 杨盛 , 高增稳 , 王菲 , 吴倩 , 高鹏 , 赵银桥 , 普鹏 , 陈豪 , 李光梅 , 王美琳 , 叶景丰 , 王震 , 王娜 , 杨学强 , 罗祥超 , 杨雪芹 , 李龙飞 , 熊远莎 , 陶文蒙 , 李外华 , 王新艳 , 谭美仙 , 赵李鑫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洪水流量模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拟岩溶地貌分布式洪水流量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隔架、第二安装隔架和第三安装隔架,第一安装隔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隔架,第二安装隔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隔架,第一安装隔架、第二安装隔架的底端设有水流循环模拟装置,第二安装隔架的靠近第一安装隔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模拟装置,水流循环模拟装置能够模拟水流情况,风模拟装置能够模拟风传导情况,从而还原真实环境。通过水流循环模拟装置和风模拟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模拟岩溶地貌状态下的洪水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453921.X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NTs@HEAp复合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增强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增强体由CNTs和HEAp两种增强相组成,其中CNTs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10wt.%,其余为HEAp。具体制备步骤为: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FeCoNiCrMn高熵合金颗粒(HEAp)基础增强相;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力学与理化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CNTs),得到复合增强体(CNTs@HEAp)。该复合增强体选用HEAp颗粒作为基础增强相,解决传统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陶瓷颗粒和基体变形不均匀以及界面结合较弱的问题;又可以使纳米级的CNTs在微米级HEAp颗粒的带动下,在基体中分散开来,充分发挥单根CNTs的强化效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复合增强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432051.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向排列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先将碳纳米管和纯铝粉末混合均匀,用连续挤压设备进行挤压,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圆杆;然后,将得到复合圆杆再进行若干道次反复挤压;此后,将反复挤压的复合圆杆进行若干道次的拉拔加工,得到横截面为圆形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线材;最后,将拉拔线材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成品线材。本发明通过混合粉体制备、连续挤压、拉拔和退火等一系列工艺,使碳纳米管在铝基复合材料中均匀定向排列,最终制备出具有良好的力学、导电和导热性能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线材。
-
公开(公告)号:CN10848649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205572.1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Ti‑Zr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其主要是:本发明采用Ti含量为0.01~0.5%,Zr含量为0.01~0.5%,C含量为0.01~0.5%的Ti‑Zr复合微合金化钢。将上述Ti‑Zr复合微合金化钢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300s,而后冷却至1050~1150℃开始第一道次轧制,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二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三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20%。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1~50s后迅速喷水冷却至室温。Ti‑Zr复合微合金化钢经三道次不同压下量、不同应变速率的轧制,促发多次完全奥氏体再结晶及少量的第二相析出,晶粒尺寸从100μm细化到10~20μm,得到均匀的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848649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204975.4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法,采用Ti含量为0.01~0.5%,Zr含量为0.01~0.5%,Mo含量为0.01~0.5%,C含量为0.01~0.5%的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将上述Ti‑Zr‑Mo复合微合金化钢加热到1150~1250℃,并保温300s,而后冷却至1000~1100℃开始第一道次轧制,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5%。间隔1~10s后,进行第二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30%。间隔1~10s后,进行第三道次轧制,轧制参数为:应变速率1~10s‑1,压下量20%。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1~50s后迅速喷水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方法经三道次轧制,促发多次完全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从100μm细化到7~15μm,得到均匀的超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34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113069.8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增强高熵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开发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以高熵合金为基体,以石墨烯为增强相,所述高熵合金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CoNiCrMn高熵合金粉末;其中,石墨烯增强相的含量为0.1%‑2%,高熵合金粉末含量为98‑99.9%。本发明所述方法将石墨烯与FeCoNiCrMn高熵合金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式结合起来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石墨烯高熵合金复合材料,在没有大量损失其塑性的情况下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42899.7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屉式低熔点金属高通量熔炼装置,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中频感应熔炼炉、抽屉式托盘、大型感应线圈、坩埚等,所述的中频感应熔炼炉为多层结构,各层采用独立熔炼,且各层均可抽出或推进对熔炼情况进行观察或加入变质剂、孕育剂等,抽屉式托盘的轨道与滑轮均为耐热不锈钢制成;所述的大型感应线圈内放置有多个坩埚,线圈通感应电流时,各个坩埚中的原料均受热,直至熔融状态。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空间占用小、安全性高,可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出大批量产品,实现了块体金属材料的高通量制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低熔点合金的高通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66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87105.X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脸位姿协同系统下的多新息抗扰滤波方法,属于滤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运动人脸与标准人脸模型的位姿变化作为滤波观测量,引入多新息修正滤波估计,利用时间序列的多组观测量估计人脸位姿变化的状态量;实时判断滤波敛散性,根据多新息及时估计观测噪声协方差与过程噪声协方差,调整卡尔曼增益矩阵;建立位姿协同模型,依据滤波后的人脸位姿变化计算相机运动参数,达到相机与人脸位姿协同。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时间序列的多组观测量,实时估计系统方差,调整卡尔曼滤波,更大程度上削减噪声,在提高人脸位姿协同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响应的实时性;对于噪声较大的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