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形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201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980148111.4

    申请日:2009-1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以更高精度形成透镜等造形物的造形方法。通过反复多次进行转印工序来形成透镜阵列、纳米压印用的模具等造形物,所述转印工序包括:使包含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与形成了形状同非球面形状透镜部(312)相同的转印形状部的转印体(62)彼此接触,或与形成了形状同上述非球面形状透镜部(312)相反的转印形状部的转印体(62)彼此接触,从而使光固化性组合物模仿转印体(62)的转印形状而变形的变形工序;通过用光照射装置(60)照射光使变形了的光固化性组合物的至少变形了的部分固化的固化工序;以及,使固化了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与转印部件分离开的分离工序。

    金属纳米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5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680054459.7

    申请日:2016-09-27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直径细、且长度长的金属纳米线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发明的金属纳米线的制造方法是,将包含离子性衍生物、和作为溶剂的多元醇的第一溶液保持在80‑200℃,在该第一溶液中,供给包含金属盐、和作为溶剂的多元醇的第二溶液,使得1分钟内供给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与上述第一溶液中的离子性衍生物的卤原子的总摩尔数之比(1分钟内供给的金属盐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数/离子性衍生物的卤原子的总摩尔数)小于10。此外,上述离子性衍生物为季铵盐的卤化物、金属盐为硝酸银是适合的。

    透明导电膜叠层体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226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80030487.9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控制加热工序中和加热工序后的卷曲的透明导电膜叠层体及其加工方法。解决手段是一种透明导电膜叠层体,其包含透明导电膜20、和叠层于透明导电膜20的载体膜10,透明导电膜20是厚度T1为5~25μm的由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形成的透明树脂膜3、透明导电层4、和外涂层5依次叠层,载体膜10经由粘着剂层2而可剥离地叠层于透明树脂膜3的与透明导电层4为相反侧的主面,保护膜1为厚度T2为透明树脂膜3的厚度T1的5倍以上且150μm以下的、由分子骨架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制成的膜。

    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导电膜和金属纳米线墨

    公开(公告)号:CN1107201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80038335.9

    申请日:2018-07-30

    Inventor: 山木繁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面内的表面电阻值波动小的导电膜,其抑制了金属纳米线的使用量,表面电阻值在1000~10000Ω/□的范围。还提供生产率优异的导电膜的合适制造方法和用于该制造方法的金属纳米线墨。解决手段是一种导电膜,导电层的表面电阻值为1000~10000Ω/□,并且面内的表面电阻值波动为35%以下,所述导电膜由以下制造方法得到,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高分子膜的至少一面涂布金属纳米线墨并使其干燥的工序,金属纳米线墨包含金属纳米线(A)、粘合剂树脂(B)和溶剂(C),金属纳米线(A)的平均直径为1~100nm,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100μm,并且长宽比的平均值为100~2000,粘合剂树脂(B)包含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者,溶剂(C)包含二乙二醇单乙醚,金属纳米线(A)的含有率为0.005~0.05质量%。

    透明导电成膜及透明导电图案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4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80002967.X

    申请日:2018-01-15

    Inventor: 山木繁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采用金属纳米线墨液的狭缝涂布方式、辊涂布方式的印刷方法实现的、具有优异的电阻面内均匀性的透明导电成膜和透明导电图案的制造方法。解决方法是一种透明导电成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对透明树脂膜的至少一面涂布金属纳米线墨液、使其干燥而形成透明导电膜,所述金属纳米线墨液包含:金属纳米线、包含超过50摩尔%的来源于N-乙烯基乙酰胺的单体单元的粘合剂树脂、以及溶剂,金属纳米线墨液向所述透明树脂膜的涂布通过使用了下述透明树脂膜和金属纳米线墨液的狭缝涂布方式或辊涂布方式进行,所述金属纳米线墨液对透明树脂膜的动态接触角的前进角(θa)满足10.0°<θa≤25.0°,并且前进角(θa)与后退角(θr)之差(θa-θr)为10.0°以上。

    可固化组合物及其固化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4321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80026140.X

    申请日:2013-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6 C08K9/06

    Abstract: [目的]提供具有低粘度和优异处理性能以及储存期间的优异稳定性的可固化组合物,和通过将可固化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固化材料,所述固化材料具有优异透明度和小阿贝数。[技术方案]可固化组合物,其包含二氧化硅细粒(A);包含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的可聚合化合物(B):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且具有芳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1),和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且具有芳环结构的(甲基)烯丙基化合物(B2);和聚合引发剂(C);其中二氧化硅细粒(A)可通过在表面处理以前使二氧化硅细粒经受用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而得到,所述表面处理剂包含以下通式(1)所示硅烷化合物(D)和以下通式(2)所示硅烷化合物(E)。

    固化性组合物和其用途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8081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80006594.0

    申请日:2013-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与以往的固化性组合物相比,所形成的固化物的透明性和耐热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操作性和成型性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性质得到提高的固化性组合物。因而提供了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被至少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聚合性硅烷化合物A1的1种以上硅烷化合物表面修饰了的二氧化硅微粒A,(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以及聚合引发剂C,式(1)中,R1表示具有烯属不饱和基的碳原子数11~20的烃基、或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并且具有醚键和/或酯键的碳原子数11~20的取代烃基,R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R3表示卤原子,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a是1~3的整数,b是0~2的整数,c是0~3的整数,a和b之和是1~3,a和b和c之和是1~4。SiR1aR2bR3c(OR4)4-a-b-c...(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