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062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9713.9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21 , H01L51/0046 , H01L51/0051 , H01L51/0053 , H01L51/0078 , H01L51/424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有机光敏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相差至少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公开(公告)号:CN10056595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80033011.9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46 , H01L51/0051 , H01L51/0053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相差至少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公开(公告)号:CN10108819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80043881.4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20/00 , H01S5/18305 , H01S5/18358 , H01S5/18369 , H01S5/3402 , H01S5/36
Abstract: 一种单极有机注入式激光器,在该激光器中电受激带内跃迁导致激光产生。有源区(140)包括至少一个有机注入极层(144)和至少一个有机发射极层(142)。在由导带和价带所限定的能隙的相同一侧上,每个有机发射极层具有第一能级和第二能级。当在有源区施加电压时,载流子穿过有机注入极层被注入有机发射极层的第一能级。当载流子由第一能级跃迁到向第二能级时,第一和第二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引起辐射发射。粒子数反转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能级之间,从而引起受激发射和激光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088179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80033011.9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46 , H01L51/0051 , H01L51/0053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相差至少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公开(公告)号:CN10165118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148892.9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46 , H01L51/0051 , H01L51/0053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4246 , H01L51/4253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有机光敏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相差至少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57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680010908.4
申请日:2006-03-29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04 , H01L51/5016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2251/552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到三重态的直接注入的OLED。本发明也涉及利用谐振注入和/或分阶能级的OLED。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64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580031642.7
申请日:2005-08-02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21 , H01L51/0046 , H01L51/0053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4246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至少相差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486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910252647.2
申请日:2005-08-04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 , H01L27/302 , H01L51/0053 , H01L51/0078 , H01L51/424 , H01L2251/308 ,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敏器件,尤其是涉及具有包含表现出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的密封纳米微粒的光激活有机区的有机光敏光电子器件。入射光场的增强经由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极化子共振实现。该增强增加入射光的吸收,产生更有效的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625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80010908.4
申请日:2006-03-29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04 , H01L51/5016 , H01L51/5056 , H01L51/5072 , H01L2251/552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到三重态的直接注入的OLED。本发明也涉及利用谐振注入和/或分阶能级的OLED。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640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80031642.7
申请日:2005-08-02
Applicant: 普林斯顿大学理事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253 , B82Y10/00 , H01L27/302 , H01L51/0021 , H01L51/0046 , H01L51/0053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4246 , Y02E10/549
Abstract: 提供一种器件,其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1的第一光激活区,以及具有特征吸收波长λ2的第二光激活区。将光激活区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还布置在反射层的相同一侧上,使得第一光激活区比第二光激活区更接近于反射层。可以选择构成光激活区的材料,使得λ1与λ2至少相差大约10%。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成与每个光激活区的有机受主材料相邻并与之直接接触的激子阻挡层,其中除了最接近于阴极之外的每个激子阻挡层的LUMO比受主材料的LUMO大不多于大约0.3eV。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