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位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44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859427.7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定位装置,涉及机械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升降台、机架、夹持机构、轴定位机构、传感器和控制器,机架竖直设于升降台的一侧;夹持机构设于升降台上,其用于夹持电机的机身;轴定位机构设于机架上,并用于限制电机的电机轴的运动;传感器设于夹持机构内,并用于检测夹持机构与机身之间的压力;控制器与夹持机构和传感器均连接,并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判断电机轴是否被轴定位机构固定,并控制夹持机构的工作。本申请通过轴定位机构将电机的电机轴固定,限制了电机的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还通过夹持机构将电机的机身进行夹持固定,限制了电机的抖动,不影响电机测试的结果。

    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及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58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011104164.0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及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系统,该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测试前的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初始温度、初始电阻;获取测试中的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流、测试温度、测试功率;根据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初始温度、初始电阻及测试温度,获取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阻;根据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流、测试功率、测试电阻及电机的输出机械功率,获取补偿的电驱动系统效率;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获取补偿的电驱动系统效率,解决了线缆损耗引起的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偏低的问题。

    两极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抗退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2192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56666.8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极异步起动混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抗退磁结构,包括定子结构及转子结构,定子结构包括呈圆柱环状设置的定子铁芯,以及均匀凹陷设于定子铁芯的内圆周上的定子槽,定子槽沿定子铁芯的圆柱形内壁面轴向延伸设置;转子结构包括套设于定子铁芯的中心孔中的圆柱形转子铁芯,均匀插设于转子铁芯上、并突出设于转子铁芯的外圆周顶面和底面上的转子槽冲片,开设于转子铁芯上、并分别与转子槽冲片连接的多个隔磁槽,以及设于转子铁芯的顶面和底面上、并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设置的多个月牙形磁钢槽,多个磁钢槽设于所述转子槽冲片的内侧;本发明的气隙磁密波形更加正弦,畸变率更低,抗退磁能力更好,电机稳态性能更好。

    扁线定子结构及扁线电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218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14625.7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结构及扁线电机。该扁线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具有内筒腔的圆筒柱状的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的环形端面上均匀开设有沿所述铁芯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通过槽口与所述铁芯本体的内筒腔连通;定子绕组包括插设于每个所述定子槽中的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并排插设于所述定子槽中的多根扁线导体和至少一根由多股细导线并绕形成的细线棒,所述细线棒邻近所述定子槽的槽口设置。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电机高速运行时集肤效应愈发明显而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的问题。

    一种扁线发卡式定子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922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57020.9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发卡式定子结构及电机,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汇流排,定子铁芯内侧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沿着自身轴向延伸的定子槽,定子绕组包括多根扁线发卡导体,每根扁线发卡导体插设在一个或两个定子槽中,每根扁线发卡导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焊接端;多根扁线发卡导体沿铁芯本体的周向连接形成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每相绕组的每条并联支路的导体引出线和导体中性线均为对应并联支路上的扁线发卡导体的插入端,汇流排包括U相引出线汇流排、V相引出线汇流排、W相引出线汇流排及中性线汇流排。本发明节省导体引出线和导体中性线与焊接点之间的空间,节省材料成本,焊接点绝缘处理简单。

    一种电机定位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447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59427.7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定位装置,涉及机械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升降台、机架、夹持机构、轴定位机构、传感器和控制器,机架竖直设于升降台的一侧;夹持机构设于升降台上,其用于夹持电机的机身;轴定位机构设于机架上,并用于限制电机的电机轴的运动;传感器设于夹持机构内,并用于检测夹持机构与机身之间的压力;控制器与夹持机构和传感器均连接,并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判断电机轴是否被轴定位机构固定,并控制夹持机构的工作。本申请通过轴定位机构将电机的电机轴固定,限制了电机的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还通过夹持机构将电机的机身进行夹持固定,限制了电机的抖动,不影响电机测试的结果。

    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及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5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04164.0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及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系统,该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测试前的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初始温度、初始电阻;获取测试中的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流、测试温度、测试功率;根据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初始温度、初始电阻及测试温度,获取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阻;根据母线线缆和三相线缆的测试电流、测试功率、测试电阻及电机的输出机械功率,获取补偿的电驱动系统效率;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获取补偿的电驱动系统效率,解决了线缆损耗引起的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偏低的问题。

    一种扁线发卡式定子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9225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057020.9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线发卡式定子结构及电机,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汇流排,定子铁芯内侧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沿着自身轴向延伸的定子槽,定子绕组包括多根扁线发卡导体,每根扁线发卡导体插设在一个或两个定子槽中,每根扁线发卡导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焊接端;多根扁线发卡导体沿铁芯本体的周向连接形成U相绕组、V相绕组及W相绕组,每相绕组的每条并联支路的导体引出线和导体中性线均为对应并联支路上的扁线发卡导体的插入端,汇流排包括U相引出线汇流排、V相引出线汇流排、W相引出线汇流排及中性线汇流排。本发明节省导体引出线和导体中性线与焊接点之间的空间,节省材料成本,焊接点绝缘处理简单。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台架固定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581321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465682.5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台架固定工装,包括底座机构、工装架机构和减震机构,底座机构包括工装底座,工装架机构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和中间支撑座,其底部均固定于工装底座上,并分别用于与电驱动总成的左侧、右侧和抗扭悬置装置连接;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减震器,至少一个减震器连接于左支撑座或右支撑座或中间支撑座和电驱动总成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总成台架固定工装,通过减震器连接工装的左支撑座或右支撑座或中间支撑座和电驱动总成之间,便于从减震器的振动情况实现在更早期发现电驱动总成整车条件下的NVH振动问题;同时通过减震器减少工装台架整体的振动,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扁线定子结构及扁线电机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8298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709579.2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结构及扁线电机。该扁线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以及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具有内筒腔的圆筒柱状的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的环形端面上均匀开设有沿所述铁芯本体的轴向延伸的多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通过槽口与所述铁芯本体的内筒腔连通;定子绕组包括插设于每个所述定子槽中的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并排插设于所述定子槽中的多根扁线导体和至少一根由多股细导线并绕形成的细线棒,所述细线棒邻近所述定子槽的槽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电机高速运行时集肤效应愈发明显而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