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745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1142192.5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G63/52 , C08F283/01 , C08F226/10 , C08F22/14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富马酸二甲酯或富马酸二乙酯、频哪醇、催化剂及阻聚剂混合,N2保护下加热,反应得到聚富马酸频哪醇酯低聚物;第二步,低聚物再置于真空状态下加热进行自身酯交换反应,得到高分子量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本发明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材料,具有较高粘均分子量1~5w、较高特性粘度0.7563dL/g,良好的生物降解性,120~250℃快速交联固化成型,固化时间可调节在0.3~30s,可应用于快速固化成型领域,硬度、刚度及尺寸稳定性满足3D打印的精细结构成型精度,生物相容性满足人体内植入材料/器件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45191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710026662.6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与氨基聚糖接枝共聚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A、将氨基聚糖进行改性,保护分子中氨基;分别对氨基聚糖分子的伯羟基,仲羟基进行保护性反应,得到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并且在丙交酯或乙交酯聚合温度下可熔融的改性多糖;B、将改性后的多糖与丙交酯或乙交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溶液聚合或熔融聚合,得到改性多糖与聚乳酸或聚乙醇酸的共聚物;C、将改性多糖与聚乳酸或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分子的保护基脱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的特点,非常适合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593672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27897.3
申请日:2004-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谢德明
IPC: A61L2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胶原基软组织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填充材料主要由以下组分构成:胶原0.5~20%,肝素0.1~10%,细胞生长因子0~1%,缓冲液70~99.4%。制备上述填充材料的方法如下:从动物结缔组织中提取可溶性胶原,利用蛋白酶水解切除胶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族,纯化处理后,采用安全无毒的交联剂交联,然后添加生物活性组分,将混合物反复揉捏成膏状,无菌条件下密封并低温储存。本发明所得的填充材料,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容易为人体耐受。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483451.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31/06 , A61L31/14 , C08F283/02 , C08F226/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上消化道、腹腔镜微创手术医用耗材,具体涉及一种聚酯类复合材料可吸收血管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血管夹包括四个“L”型结构和四个弧形结构,并通过弧形结构的两端面上的“凸”部分和“L”型结构短边上的“凹”部分可旋转连接成闭环结构,闭合包裹血管时,“L”型结构的长边旋转至垂直于四个弧形结构所围成的圆形平面。该血管夹结构简单精巧,牢固可拆卸,所用的聚富马酸丙二醇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无毒无害,解决了现有上消化道及腹腔镜用一次性止血钛夹在人体内无法降解的问题,且不会干扰CT和MRI检查,避免诊断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16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490024.4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乳酸98.0~85.0%、改性埃洛石0.1~10.0%和交联剂0.1~5.0%。本发明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处理简便,适用于工业生产。本发明使用改性埃洛石作为聚乳酸材料的改性剂,安全无毒,属于环境无害无机物质,对聚乳酸的熔体强度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同时也提高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分散的埃洛石聚乳酸体系具有良好的发泡倍率以及泡孔形态,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74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42192.5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G63/52 , C08F283/01 , C08F226/10 , C08F22/14 , B33Y7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52 , B33Y70/00 , C08F283/01 , C08F226/10 , C08F22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富马酸二甲酯或富马酸二乙酯、频哪醇、催化剂及阻聚剂混合,N2保护下加热,反应得到聚富马酸频哪醇酯低聚物;第二步,低聚物再置于真空状态下加热进行自身酯交换反应,得到高分子量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本发明聚富马酸频哪醇酯材料,具有较高粘均分子量1~5w、较高特性粘度0.7563dL/g,良好的生物降解性,120~250℃快速交联固化成型,固化时间可调节在0.3~30s,可应用于快速固化成型领域,硬度、刚度及尺寸稳定性满足3D打印的精细结构成型精度,生物相容性满足人体内植入材料/器件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1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0024.4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乳酸98.0~85.0%、改性埃洛石0.1~10.0%和交联剂0.1~5.0%。本发明改性埃洛石/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处理简便,适用于工业生产。本发明使用改性埃洛石作为聚乳酸材料的改性剂,安全无毒,属于环境无害无机物质,对聚乳酸的熔体强度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同时也提高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分散的埃洛石聚乳酸体系具有良好的发泡倍率以及泡孔形态,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93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3642.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鼓式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管、输送泵、转鼓系统、储液槽、高压静电发生器、收集系统及热风系统,所述的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泵及储液槽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转鼓系统、高压静电发生器及收集系统依次连接,转鼓系统固定在储液槽正上方,热风系统设置于收集系统的左边;转鼓系统包括转鼓和转轴,转轴设置于转鼓的正中央,转鼓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收集系统设置于转鼓的上方,通过高压电源线连接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本发明抛弃针头式结构,采用转鼓式结构,改变了纺丝装置的基本工作模式,可实现规模化制备纳米纤维高分子敷料及各种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294994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27897.3
申请日:2004-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谢德明
IPC: A61L2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胶原基软组织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填充材料主要由以下组分构成:胶原0.5~20%,肝素0.1~10%,细胞生长因子0~1%,缓冲液70~99.4%。制备上述填充材料的方法如下:从动物结缔组织中提取可溶性胶原,利用蛋白酶水解切除胶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族,纯化处理后,采用安全无毒的交联剂交联,然后添加生物活性组分,将混合物反复揉捏成膏状,无菌条件下密封并低温储存。本发明所得的填充材料,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容易为人体耐受。
-
公开(公告)号:CN1193761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3126988.5
申请日:2003-06-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谢德明
IPC: A61K31/573 , A61K9/51 , A61K9/52 , A61P29/00 , A61P37/08 , A61P37/06 , A61P39/02 , A61P27/02 , A61P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皮质激素的可控释放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控释放体系是糖皮质激素的微胶囊,利用天然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基质材料,采用超声波乳化和机械搅拌相结合的微胶囊化技术,将药物包藏在基质材料组成的微球中,做成微胶囊;并进一步制备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粉剂、胶囊、膏剂、片剂、针剂或丸剂,能有效控制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释放稳定性,维持所需的血药浓度,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大大减少服药或注射药物的频率和药物副作用,临床使用更加有效和方便,适合某些需要长期服用或注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人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