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14373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93574.2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其能够使驾驶者的脚部适度地吹到行驶风,而且,具有轻快的外观。腿部保护器(16、17)分别具有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37)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主曲面(141)、前部倾斜面(142),且从侧面看在与主框架(37)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143)及后部弯曲面。利用凹状弯曲面(143),在确保与以往相同的鞍座状的骑乘便利性的同时,能够使驾驶者的腿部(15a)适度地吹到行驶风,另外,腿部保护器(16、17)成为大致沿行驶风流向的形状,具有轻快的外观。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959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10078512.6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物架装置,其使后把手和侧把手与载物架形成为一体,在覆盖车体的尾部罩板侧不形成侧把手用凹凸部。使载物架(24)和后把手(26)及侧把手(27)形成为一体,使侧把手位于双人座席(12)的后部左右。安装覆盖形成于侧把手及载物架的下方和后罩板(23)的上端之间的空间,并且侧视呈大致三角形的尾部罩板(25)。尾部罩板的后端部通过螺栓(58)安装在撑条(59)上。撑条安装在车架后半部(8)上,并被焊接在支撑载物架的支架(51)上。尾部罩板的前端部位于侧把手的前部侧安装部附近。尾部罩板的左右宽度小于侧把手,在尾部罩板的上端部和侧把手的下端之间形成把手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84041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615.9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4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照明器结构,在对应V字突出端的位置设置有在从外部看上下划分尾灯(30)的带状部(65a)。从而,在一体式具有尾灯、和在该尾灯的两侧排列有转向指示灯的照明器以在侧面看呈朝向后方突出的V字状的方式设置在车体后部的车辆的照明器结构中,能够提高照明器的设计上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605531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80753.4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003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筐结构,以确保该筐具有足够的装载空间,确实对装载货物进行支撑,难于看到把手的安装部,提高外观性。两轮摩托车(10)在车身前部,包括车头管(52)和筐(61)。筐(61)设置于车头管上。基本水平地形成筐的底部(64)。用于将筐安装于车罩(24)上的多个安装部(77)设置于底部(64)。在底部的前方,形成向下凸出的鼓出部(65)。通过鼓出部,难于从前方看到安装部。筐经树脂一体形成。筐的前面和构成筐的开口面(63)的顶缘(74)从侧面看基本垂直形成。故筐前面的高度增加,筐载物支承面增加,货物不易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37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810093574.2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其能够使驾驶者的脚部适度地吹到行驶风,而且,具有轻快的外观。腿部保护器(16、17)分别具有自头管前方横跨主框架(37)且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主曲面(141)、前部倾斜面(142),且从侧面看在与主框架(37)重叠的部分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143)及后部弯曲面。利用凹状弯曲面(143),在确保与以往相同的鞍座状的骑乘便利性的同时,能够使驾驶者的腿部(15a)适度地吹到行驶风,另外,腿部保护器(16、17)成为大致沿行驶风流向的形状,具有轻快的外观。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374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10108583.4
申请日:2008-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其在促进发动机、尤其是缸部的散热的同时,更具有轻快的外观。该两轮机动车(10)中,主框架(37)自头管(32)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在该主框架(37)后部支承有发动机(38),在车体前部设有覆盖驾驶者(15)的腿部(15a)前方的腿部保护器(14),其中,腿部保护器(14)被分割为左右一对上侧腿部保护器(16)和左右一对下侧腿部保护器(81)的上下两部分,该上侧腿部保护器(16)与下侧腿部保护器(81)的间隙(78)从发动机(38)的缸部(41)的前方一直延伸到缸部(41)的后方。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388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610071615.9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4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照明器结构,在对应V字突出端的位置设置有在从外部看上下划分尾灯(30)的带状部(65a)。从而,在一体式具有尾灯、和在该尾灯的两侧排列有转向指示灯的照明器以在侧面看呈朝向后方突出的V字状的方式设置在车体后部的车辆的照明器结构中,能够提高照明器的设计上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14374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8583.4
申请日:2008-05-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腿部保护器结构,其在促进发动机、尤其是缸部的散热的同时,更具有轻快的外观。该两轮机动车(10)中,主框架(37)自头管(32)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在该主框架(37)后部支承有发动机(38),在车体前部设有覆盖驾驶者(15)的腿部(15a)前方的腿部保护器(14),其中,腿部保护器(14)被分割为左右一对上侧腿部保护器(16)和左右一对下侧腿部保护器(81)的上下两部分,该上侧腿部保护器(16)与下侧腿部保护器(81)的间隙(78)从发动机(38)的缸部(41)的前方一直延伸到缸部(41)的后方。
-
公开(公告)号:CN100383008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410080753.4
申请日:200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003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筐结构,以确保该筐具有足够的装载空间,确实对装载货物进行支撑,难于看到把手的安装部,提高外观性。两轮摩托车(10)在车身前部,包括车头管(52)和筐(61)。筐(61)设置于车头管上。基本水平地形成筐的底部(64)。用于将筐安装于车罩(24)上的多个安装部(77)设置于底部(64)。在底部的前方,形成向下凸出的鼓出部(65)。通过鼓出部,难于从前方看到安装部。筐经树脂一体形成。筐的前面和构成筐的开口面(63)的顶缘(74)从侧面看基本垂直形成。故筐前面的高度增加,筐载物支承面增加,货物不易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597423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78512.6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物架装置,其使后把手和侧把手与载物架形成为一体,在覆盖车体的护罩部件侧不形成侧把手用凹凸部。使载物架(24)和后把手(26)及侧把手(27)形成为一体,使侧把手位于双人座席(12)的后部左右。安装覆盖形成于侧把手及载物架的下方和后罩板(23)的上端之间的空间,并且侧视呈大致三角形的尾部罩板(25)。尾部罩板的后端部通过螺栓(58)安装在撑条(59)上。撑条安装在车架后半部(8)上,并被焊接在支撑载物架的支架(51)上。尾部罩板的前端部位于侧把手的前部侧安装部附近。尾部罩板的左右宽度小于侧把手,在尾部罩板的上端部和侧把手的下端之间形成把手用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