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410701.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0/64 , B60K1/00 , B60K1/0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其能够保护供给配管及排出配管免受车辆侧面碰撞时的载荷的影响,同时能够提高电池壳体内的空间效率。收容于电池壳体(62)且从电池壳体的外部向电池冷却部(63)导入冷却介质的供给配管(65)具备:第一供给配管部(651),其通过位于一方侧的电池模块(61)与电连接箱(64)之间;以及第二供给配管部(652),其通过两个电池模块之间。收容于电池壳体且从电池冷却部向电池壳体的外部排出冷却介质的排出配管(66)具备:第一排出配管部(661),其通过位于另一方侧的电池模块与电连接箱之间;以及第二排出配管部(662),其通过两个电池模块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410701.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0/64 , B60K1/00 , B60K1/0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其能够保护供给配管及排出配管免受车辆侧面碰撞时的载荷的影响,同时能够提高电池壳体内的空间效率。收容于电池壳体(62)且从电池壳体的外部向电池冷却部(63)导入冷却介质的供给配管(65)具备:第一供给配管部(651),其通过位于一方侧的电池模块(61)与电连接箱(64)之间;以及第二供给配管部(652),其通过两个电池模块之间。收容于电池壳体且从电池冷却部向电池壳体的外部排出冷却介质的排出配管(66)具备:第一排出配管部(661),其通过位于另一方侧的电池模块与电连接箱之间;以及第二排出配管部(662),其通过两个电池模块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0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74420.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Abstract: 提供侧面碰撞时的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的保护容易且能够均匀地冷却蓄电池的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冷却装置。制冷剂供给配管(15)及制冷剂排出配管(16)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多个冷却构件(14)从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朝向车宽方向两侧延伸,制冷剂通路(14a、14b)在冷却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折回,因此在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不易损伤而防止制冷剂的泄漏,不仅如此,而且制冷剂在冷却构件的内部进行U字型掉头地流动,因此能够均等地冷却蓄电池(13)的车宽方向外侧位置及车宽方向内侧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025100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07048.5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63 , F01L13/0021 , F01L2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当可变气门机构的致动器(24)发生故障时,利用螺旋弹簧(75)的弹力对绕支轴(72)枢转支撑的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施加弹力,从而利用杠杆(73)的凸轮部(73c)按压臂部(85)以使控制轴(69)向一方向旋转,于是使气门升程抑制在预定值以下,由于支轴(72)将默认机构(60)的杠杆(73)支撑为摆动自如,且该支轴(72)配置在从控制轴(69)的转动轴线偏离的位置,所以与将支轴(72)和控制轴(69)同轴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杠杆(73)向控制轴(69)输入大的施力,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气门升程抑制在预定值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010410585.X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B60L58/26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274420.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Abstract: 提供侧面碰撞时的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的保护容易且能够均匀地冷却蓄电池的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冷却装置。制冷剂供给配管(15)及制冷剂排出配管(16)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多个冷却构件(14)从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朝向车宽方向两侧延伸,制冷剂通路(14a、14b)在冷却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折回,因此在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制冷剂供给配管及制冷剂排出配管不易损伤而防止制冷剂的泄漏,不仅如此,而且制冷剂在冷却构件的内部进行U字型掉头地流动,因此能够均等地冷却蓄电池(13)的车宽方向外侧位置及车宽方向内侧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410585.X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B60L58/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冷却结构,其能够容易地吸收多个电池冷却部之间产生的尺寸误差。车辆用电池单元(60)具备:多个电池冷却部(63),它们配置在电池模块的下方;供给配管(65),其向多个电池冷却部导入冷却介质;以及排出配管(66),其从多个电池冷却部排出冷却介质。供给配管及排出配管具备通过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两个电池模块(61)之间,且将多个电池冷却部彼此进行连结的第二供给配管部(652)及第二排出配管部(662),第二供给配管部及第二排出配管部具有能够沿前后方向伸缩的树脂制的波纹配管部(656、666)、以及沿车宽方向弯折的树脂制的曲线配管部(657、658、667、66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