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1499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01248.5
申请日:2006-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消音器,不增大排气阻力的同时减小排气噪音。其结构如下:将主体筒部(2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室。由第1隔板划分出前方的第1膨胀室和后方的第3膨胀室。在第1隔板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向前方凸起弯曲的吸音板(35),且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音孔(36),在吸音板(35)和第1隔板之间形成有空间(40)。与排气管相连的延长管(24)的后端在吸音板(35)的前方开口。在第1隔板的上部,第1连通管的前端部向第1膨胀室内开口。从延长管(24)排出的气体通过吸音板(35)上的吸音孔(36)来减少声音能量,并从第1连通管向后方流出,因此可在不增大排气阻力的情况下减小排气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814994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1248.5
申请日:2006-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消音器,不增大排气阻力的同时减小排气噪音。其结构如下:将主体筒部(2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室。由第1隔板划分出前方的第1膨胀室和后方的第3膨胀室。在第1隔板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向前方凸起弯曲的吸音板(35),且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音孔(36),在吸音板(35)和第1隔板之间形成有空间(40)。与排气管相连的延长管(24)的后端在吸音板(35)的前方开口。在第1隔板的上部,第1连通管的前端部向第1膨胀室内开口。从延长管(24)排出的气体通过吸音板(35)上的吸音孔(36)来减少声音能量,并从第1连通管向后方流出,因此可在不增大排气阻力的情况下减小排气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495555.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本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跨骑型电动车辆中将电池配置于车辆前部的情况下,能够极力抑制该车辆前部的宽度尺寸,并且抑制车身振动的产生的结构。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的一部分配置在前轮(WF)及与前轮(WF)一体地转向的前挡泥板(7)的侧方,并且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的后部以比前部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配置。并且,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以与前轮(WF)及前挡泥板的旋转轨迹不发生干涉的方式配置,其中,该前挡泥板与前轮(WF)一体地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8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10493231.1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本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使前后轮的重量平衡良好且能降低行驶时的车辆振动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设有头管部(12)、从该头管部(12)朝后方に延伸出的车架部(13)、在该车架部(13)上配置在上述头管部(12)的后下方的枢轴部(17),车把(19)能进行旋转地支撑于上述头管部(12),且在该头管部(12)的前下方配置有前轮(WF),具有车身架(F),该车身架(F)通过能进行摆动地支撑于上述枢轴部(17)的臂部(18)支撑后轮(WR),其中,在侧面观察时,马达(26)被配置在将上述头管部(12)与上述后轮(WR)的接地点(X)连结的直线上,在侧面观察时,电池(27、28)被配置在与该马达(26)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8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495555.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本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跨骑型电动车辆中将电池配置于车辆前部的情况下,能够极力抑制该车辆前部的宽度尺寸,并且抑制车身振动的产生的结构。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中,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的一部分配置在前轮(WF)及与前轮(WF)一体地转向的前挡泥板(7)的侧方,并且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的后部以比前部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配置。并且,左电池单元(27)及右电池单元(28)以与前轮(WF)及前挡泥板的旋转轨迹不发生干涉的方式配置,其中,该前挡泥板与前轮(WF)一体地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086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493231.1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本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使前后轮的重量平衡良好且能降低行驶时的车辆振动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骑乘式电动车辆的车身结构设有头管部(12)、从该头管部(12)朝后方に延伸出的车架部(13)、在该车架部(13)上配置在上述头管部(12)的后下方的枢轴部(17),车把(19)能进行旋转地支撑于上述头管部(12),且在该头管部(12)的前下方配置有前轮(WF),具有车身架(F),该车身架(F)通过能进行摆动地支撑于上述枢轴部(17)的臂部(18)支撑后轮(WR),其中,在侧面观察时,马达(26)被配置在将上述头管部(12)与上述后轮(WR)的接地点(X)连结的直线上,在侧面观察时,电池(27、28)被配置在与该马达(26)重叠的位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