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249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5462.5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0094 , F02M37/025 , F02M37/106 , Y10T137/2842 , Y10T137/85986 , Y10T137/86075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箱系统,其通过虹吸管将两个燃料积存部中的燃料的液位保持为相等,能够以高精度推断燃料箱内的燃料量。燃料箱系统具备:形成有主箱部以及副箱部的燃料箱;遍及主箱部以及副箱部而配置,并从主箱部以及副箱部之中的任一方向另一方移送燃料的虹吸管;以及判定是否是燃料经虹吸管移送的状态(移送状态)的ECU。ECU在发射机信号的变化率为规定的阈值(VF_th)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燃料的移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39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5815.9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利富高
IPC: B60K15/077 , F02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77 , B60K2015/03118 , B60K2015/0775 , F02M37/0094 , Y10T137/86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箱的消波结构。在燃料箱的消波结构中,配置在燃料箱的箱主体内部的消波部件(37)包括由第一、第二半体(38L、38R)这两个部件构成的笼状容器(38)以及在第一、第二半体(38L、38R)的内部各支承有两个的圆筒状的多孔部件(39),其中,将笼状容器(38)的第一、第二半体(38L、38R)以在其贯通孔(38f)之间夹着燃料吸引管(36)的方式结合,从而将消波部件(37)支承于燃料吸引管(36)。由此不用进行使燃料吸引管(36)穿过笼状容器(38)的贯通孔(38f)或多孔部件(39)的内部这样的麻烦的作业,也能够完成消波部件(37)相对于燃料吸引管(36)的组装,从而能够大幅提高组装作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207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080027520.1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7/00 , B60K15/0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103 , B60K15/077 , B60K2015/03111 , B60K2015/03118 , B60K2015/03138 , B60K2015/03217 , B60K2015/0325 , F02M37/0023 , F02M37/0058 , F02M37/0094 , F02M37/025 , F02M37/106 , Y10T137/2713 , Y10T137/2849 , Y10T137/4841 , Y10T137/7485 , Y10T137/86075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罐(10)的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连接有燃料导入构件(42a)。燃料导入构件(42a)设有:用于从罐内向虹吸管(34)以及从所述虹吸管(34)向所述罐内导入燃料的开口部(50);通过来自所述虹吸管(34)的液压进行摆动,而能够打开所述开口部(50)的盖部(56);由于所述罐内的燃料液面的上升而在所述燃料中浮起,使所述盖部(56)变位,从而使所述开口部(50)打开的浮动构件(70)。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495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80015462.5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0094 , F02M37/025 , F02M37/106 , Y10T137/2842 , Y10T137/85986 , Y10T137/86075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箱系统,其通过虹吸管将两个燃料积存部中的燃料的液位保持为相等,能够以高精度推断燃料箱内的燃料量。燃料箱系统具备:形成有主箱部以及副箱部的燃料箱;遍及主箱部以及副箱部而配置,并从主箱部以及副箱部之中的任一方向另一方移送燃料的虹吸管;以及判定是否是燃料经虹吸管移送的状态(移送状态)的ECU。ECU在发射机信号的变化率为规定的阈值(VF_th)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燃料的移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7310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188996.9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健吾
IPC: B60K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供油喷嘴的插入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燃料回旋的同时将燃料稳定地向供油管的内表面引导的供油引导件。供油引导件(20)是向连结于燃料箱的供油管主体(12)引导燃料的构件。供油引导件支承于供油口构造体(13)的内部,形成有引导前端部(33b)。在引导前端部设有开口部(35)。开口部的螺旋开口端部(36)的内表面(36a)沿着对数螺旋形成为螺旋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38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080006146.7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0094 , B60K15/077 , F02M37/0023 , F02M37/025 , F02M37/103 , F02M37/106 , Y10T137/2849 , Y10T137/7485 , Y10T137/86075 , Y10T137/86187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箱,在构成燃料箱(10)的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34b)连接燃料导入部件(42a、42b)。燃料导入部件(42a、42b)在罩部(46)的上表面(46a)形成有用于导入箱内的燃料的开口部(50)。在上表面(46a)摆动自如地装配有盖体(52)。盖体(52)在开口部(50)位于燃料液面上方时在自重作用下闭塞所述开口部(50)。另一方面,在所述开口部(50)位于所述燃料液面下方时,在燃料中浮起而打开所述开口部(50)。开口部(50)被配置于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34b)的内径上端部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39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80005815.9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利富高
IPC: B60K15/077 , F02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77 , B60K2015/03118 , B60K2015/0775 , F02M37/0094 , Y10T137/86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箱的消波结构。在燃料箱的消波结构中,配置在燃料箱的箱主体内部的消波部件(37)包括由第一、第二半体(38L、38R)这两个部件构成的笼状容器(38)以及在第一、第二半体(38L、38R)的内部各支承有两个的圆筒状的多孔部件(39),其中,将笼状容器(38)的第一、第二半体(38L、38R)以在其贯通孔(38f)之间夹着燃料吸引管(36)的方式结合,从而将消波部件(37)支承于燃料吸引管(36)。由此不用进行使燃料吸引管(36)穿过笼状容器(38)的贯通孔(38f)或多孔部件(39)的内部这样的麻烦的作业,也能够完成消波部件(37)相对于燃料吸引管(36)的组装,从而能够大幅提高组装作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20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7520.1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7/00 , B60K15/0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103 , B60K15/077 , B60K2015/03111 , B60K2015/03118 , B60K2015/03138 , B60K2015/03217 , B60K2015/0325 , F02M37/0023 , F02M37/0058 , F02M37/0094 , F02M37/025 , F02M37/106 , Y10T137/2713 , Y10T137/2849 , Y10T137/4841 , Y10T137/7485 , Y10T137/86075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罐(10)的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连接有燃料导入构件(42a)。燃料导入构件(42a)设有:用于从罐内向虹吸管(34)以及从所述虹吸管(34)向所述罐内导入燃料的开口部(50);通过来自所述虹吸管(34)的液压进行摆动,而能够打开所述开口部(50)的盖部(56);由于所述罐内的燃料液面的上升而在所述燃料中浮起,使所述盖部(56)变位,从而使所述开口部(50)打开的浮动构件(70)。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73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6146.7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0094 , B60K15/077 , F02M37/0023 , F02M37/025 , F02M37/103 , F02M37/106 , Y10T137/2849 , Y10T137/7485 , Y10T137/86075 , Y10T137/86187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箱,在构成燃料箱(10)的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34b)连接燃料导入部件(42a、42b)。燃料导入部件(42a、42b)在罩部(46)的上表面(46a)形成有用于导入箱内的燃料的开口部(50)。在上表面(46a)摆动自如地装配有盖体(52)。盖体(52)在开口部(50)位于燃料液面上方时在自重作用下闭塞所述开口部(50)。另一方面,在所述开口部(50)位于所述燃料液面下方时,在燃料中浮起而打开所述开口部(50)。开口部(50)被配置于虹吸管(34)的开放端(34a、34b)的内径上端部的下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