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464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46024.2

    申请日:2008-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H01M8/0267 H01M8/241 H01M8/242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组件(12),该发电组件(12)层叠有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形成于发电组件(12)内的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与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各自的流路槽条数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条数,而各自的气体流路长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长度,并且各自的流路槽深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深度。

    系统、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7223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41586.4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控制车辆所具备的包含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电源,具备决定部,其基于车辆是主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还是主要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来决定燃料电池的发电量的控制参数。控制方法控制车辆所具备的包含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电源,具备决定步骤,其基于车辆是主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还是主要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来决定燃料电池的发电量。

    燃料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4649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810146024.2

    申请日:2008-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H01M8/0267 H01M8/241 H01M8/242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组件(12),该发电组件(12)层叠有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形成于发电组件(12)内的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与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各自的流路槽条数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条数,而各自的气体流路长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长度,并且各自的流路槽深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深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