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796737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0510134504.3

    申请日:2005-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本发明的发动机(50)具有气缸盖(52),在气缸盖(52)上形成:将排气排出到外部用的排气通道(61);供给冷却水用的水套(122);从水套排出冷却水用的冷却水导出通道(121a);与排气通道61连通、用于安装O2传感器(116)的O2传感器安装孔(116a),该传感器检测排气通道(61)内排气中的氧气浓度;和与水套(122)连通、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119)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19a),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冷却水的水温,其中冷却水导出通道(121a)、O2传感器安装孔(116a)及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19a)的轴线大致平行地设置。

    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44029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36144.4

    申请日:2008-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10 F01P5/06 F01P2050/16

    Abstract: 一种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在车体框架搭载具有水套的发动机主体,在构成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部分的曲轴箱的侧方配置散热器,使冷却风通过该散热器地吸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的一端,并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内方,具有风口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曲轴箱之间,使冷却风从冷却风扇向排风口顺畅地流通,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阻止来自所述冷却风扇(97)的冷却风在与所述排风口(108)对应的部分向所述曲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固定配设于比所述排风口(108)及所述冷却风扇(97)靠向曲轴箱(21)侧处。

    内燃机的动阀机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5757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02432.0

    申请日:2008-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动阀机构,所述内燃机的动阀机构以不会使轴承部或摇臂大型化且不会产生摩擦的简单结构,而可以限制摇臂的轴向移动。在该内燃机的动阀机构中,插通有摇臂轴(57)的圆筒状的套管(61)安装在轴承(33R),(33L)之间,限制摇臂(58)的轴向移动,在摇臂轴(57)上沿轴向形成油通路(57a),并且,在轴向规定位置形成贯通径向且通过外周面的油喷出路(57c),在套管(61)上与摇臂轴(57)的油喷出路(57c)相对应的规定位置形成贯通径向的油喷出孔(61c),具有阻止套管(61)转动的套管转动阻止机构(65)。

    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330863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10004424.6

    申请日:2005-01-17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是将由气缸和气缸盖构成的内燃机本体、收容曲轴的曲轴箱、和支撑驱动轴的动力传递箱形成一体,并且相对于车身摇动自由地被支撑的动力单元中的内燃机本体的散热器安装结构,其中:具有分开设置的、散热器支撑部件和通风导向部件,该散热器支撑部件,其被安装在曲轴箱上,包围设置在曲轴的一端的冷却扇的周围的同时、支撑与冷却扇对向配置的冷却扇;该通风导向部件,其在所述散热器支撑部件的内部空间中形成从所述散热器到冷却扇的冷却风通路。因此,在牢固安装散热器的同时,作为整体可有效地达成轻量化。

    二次空气供给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5072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93504.3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一种二次空气供给装置,所述二次空气供给装置相对于发动机而言,通过将各部件的配设位置排列在大致一条直线上,使通道变短,而且使安装变得容易。二次空气供给装置(100)被设置在安装在发动机(50)上的空气滤清器(22)与发动机(50)的排气端口(61)之间,并具有二次空气控制阀(101)、针簧片阀(102)、和二次空气供给通道(第一二次空气供给管(114)和第二二次空气供给管(115)),空气供给通道将空气滤清器(22)、二次空气控制阀(101)、和针簧片阀(102)连接起来,并从空气滤清器(22)向排气端口(61)供给空气,其中,在侧视图中看,空气滤清器(22)、二次空气控制阀、和针簧片阀被配设在大致同一直线上。

    小型车辆用动力单元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136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3108430.3

    申请日:2003-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11/06 B62K11/10 B62K2202/00 F02B61/02

    Abstract: 小型车辆用动力单元,它可以覆盖变速机构的大部分并且可以强化反冲轴的支承刚性。将变速机构(C)的至少一部分配设在曲轴箱(11)的一侧方,将收容变速机构(C)的露出于曲轴箱(11)外的部分的第一侧罩(20b)可卸下地结合在曲轴箱(11)的一侧壁上,在该侧罩(20)与曲轴箱(11)上支承反冲轴(21),在该反冲轴(21)突出到侧罩(20)外的外端上固定安装反冲臂(22)。

    强制空冷发动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2384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29408.8

    申请日:2004-03-17

    Abstract: 一种强制空冷发动机,在具有将曲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曲轴箱的发动机主体的局部上突出设置有沿气缸轴线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散热片,至少包围发动机主体的设有上述散热片的部分的护罩支承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在曲轴的轴端的冷却风扇由与护罩连续设置的风扇罩所覆盖,冷却空气容易地从多个散热片之间流过,冷却性能得以提高。在沿曲轴(27)的轴线方向看上去从气缸轴线(C1)偏置于一方侧的位置上,在风扇罩(62)上设置有用于向护罩(61)内送入冷却空气的送风口(65),在与气缸轴线(C1)垂直的平面内曲轴(27)配置于从气缸轴线(C1)偏置于上述一方侧的位置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