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01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2357.1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能够减少来自灰尘等的侵入,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4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80060515.0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7/00 , B62J35/00 , B62K2202/00 , F02M25/089 , Y10T137/68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骑乘型车辆的布局并且可以防止燃料罐内的液体燃料流入发动机的情况、发动机内的油流入燃料罐的情况的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蒸发燃料通路(110)以在连接燃料罐(35)与发动机(E)的中途具有最上部(X)的方式配置,该最上部(X)配置于比燃料罐(35)的燃料上限面、发动机(E)内的油上限面以及置脚部(44)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273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80053858.4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9 , F02M25/0872 , F02M3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在燃料箱(22)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64)向积存在内燃机(20)的曲轴箱(49)里的发动机机油(48)中导入的蒸发燃料引导装置。蒸发燃料导管(41)从所述燃料箱延伸。蒸发燃料通道(52)与该蒸发燃料导管连结。该蒸发燃料通道设于所述曲轴箱,其被设置为,在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既定下限水平线(89)靠下的位置且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泵的吸入通道的入口靠上的位置,把所述蒸发燃料向所述发动机机油中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4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80060515.0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7/00 , B62J35/00 , B62K2202/00 , F02M25/089 , Y10T137/68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骑乘型车辆的布局并且可以防止燃料罐内的液体燃料流入发动机的情况、发动机内的油流入燃料罐的情况的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蒸发燃料通路(110)以在连接燃料罐(35)与发动机(E)的中途具有最上部(X)的方式配置,该最上部(X)配置于比燃料罐(35)的燃料上限面、发动机(E)内的油上限面以及置脚部(44)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332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80064466.8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 B60K15/077 , B62J31/00 , B62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其能够将空气供给通路以不向比燃料箱高的位置进行配置的方式向骑乘型车辆进行布置。燃料箱(12)配置在比发动机(20)更靠上方的位置,蒸发燃料通路(110)自燃料箱(12)朝向发动机(20)按照下降通路布线,空气供给通路(120)与蒸发燃料通路(110)途中的比第一单向阀(117)更靠燃料箱(12)侧且比燃料箱(12)的最上部低的位置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170674A
公开(公告)日:1998-01-21
申请号:CN97112778.6
申请日:1997-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猪狩武男
IPC: B60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在小型摩托车V的踏板10与下盖板11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导风通道51,发动机E对着该导风通道51的后端开口部。通过使下盖板11的前端向上弯曲,从而使形成的导风口53朝向前上方,这样可以把被由挡风板后部构件9前面导向下方的冷却风有效地导入到导风通道51中,并可有效地防止前轮带上的泥水等浸入到导风通道51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53014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442357.1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能够减少来自灰尘等的侵入,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33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80064466.8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 B60K15/077 , B62J31/00 , B62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其能够将空气供给通路以不向比燃料箱高的位置进行配置的方式向骑乘型车辆进行布置。燃料箱(12)配置在比发动机(20)更靠上方的位置,蒸发燃料通路(110)自燃料箱(12)朝向发动机(20)按照下降通路布线,空气供给通路(120)与蒸发燃料通路(110)途中的比第一单向阀(117)更靠燃料箱(12)侧且比燃料箱(12)的最上部低的位置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27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80053858.4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9 , F02M25/0872 , F02M3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在燃料箱(22)的内部产生的蒸发燃料(64)向积存在内燃机(20)的曲轴箱(49)里的发动机机油(48)中导入的蒸发燃料引导装置。蒸发燃料导管(41)从所述燃料箱延伸。蒸发燃料通道(52)与该蒸发燃料导管连结。该蒸发燃料通道设于所述曲轴箱,其被设置为,在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既定下限水平线(89)靠下的位置且比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泵的吸入通道的入口靠上的位置,把所述蒸发燃料向所述发动机机油中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3C
公开(公告)日:2002-06-26
申请号:CN97112778.6
申请日:1997-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猪狩武男
IPC: B60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在小型摩托车V的踏板10与下盖板11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导风通道51,发动机E对着该导风通道51的后端开口部。通过使下盖板11的前端向上弯曲,从而使形成的导风口53朝向前上方,这样可以把被由挡风板后部构件9前面导向下方的冷却风有效地导入到导风通道51中,并可有效地防止前轮带上的泥水等浸入到导风通道51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