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726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41502.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B60L2240/545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其防止从收纳蓄电单元的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吸入空气而使蓄电单元的冷却性能受损的情况。在吸气通道与冷却风扇之间对冷却空气的一部分进行阻挡的流路阻力部配置在冷却通路与冷却风扇之间,因此即使通过冷却风扇吸引冷却空气而在流路阻力部的下游侧产生大的负压,该负压也难以波及到流路阻力部的上游侧的冷却通路,能够防止从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将外部的温热空气向冷却通路吸入而使蓄电单元的冷却效果下降。而且,由于在冷却通路及流路阻力部之间设有暂时积存冷却空气的冷却空气腔室,因此通过冷却空气腔室的缓冲效果,冷却通路的内压更难以下降,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从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吸入外部的温热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78149.6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旋转电机的冷却效率降低的情况下抑制旋转电机的输出效率降低的旋转电机单元。旋转电机单元具备:旋转电机;转子轴,其在内部设置有冷却介质流路;及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其向冷却介质流路供给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流路的冷却介质供给至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定子,对旋转电机进行冷却。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具有:切换部,其切换向冷却介质流路供给冷却介质的轴心冷却实施状态与不向冷却介质流路供给冷却介质的轴心冷却停止状态;以及控制部,其控制切换部。当通过冷却介质温度计算部计算出的冷却介质温度为规定冷却介质温度范围的温度时,控制部以成为轴心冷却停止状态的方式控制切换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39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004758.3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的冷却构造,能够抑制由送气引起的压力损失,且能够确保空间宽敞。进气管道(15)具备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地板下的第一管道部件(20)以及配置在地板下以外的位置的上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1)和下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2)。第一管道部件(20)和下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2)的连接部(45)配置在地板下以外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38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05834.2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的冷却构造,其具备能够收纳落下到进气管道中的异物的异物收纳部,并且能够确保行李室、舱室的空间较宽敞。在从地板下延伸设置到隔出行李室(11)或舱室的侧壁面(23)内的进气管道(15),从冷却风的流路(22b)分支设置有异物收纳部(30),该异物收纳部(30)收纳从进气口(14)落下的异物。异物收纳部(30)配置于侧壁面(23)内且在车宽方向上比流路(22b)靠内侧的位置,进气管道(15)的一部分配置在异物收纳部(30)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39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04758.3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的冷却构造,能够抑制由送气引起的压力损失,且能够确保空间宽敞。进气管道(15)具备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地板下的第一管道部件(20)以及配置在地板下以外的位置的上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1)和下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2)。第一管道部件(20)和下游侧第二管道部件(22)的连接部(45)配置在地板下以外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52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395651.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能够组装于设备的多个传感器单元中的特定的传感器单元向设备组装时,能够尽早且可靠地检测相对于设备的误组装的传感器单元、带传感器单元的设备及传感器单元的组装方法。传感器单元(10)具有传感器元件、与传感器元件连接的耦合器(2)、支承传感器元件及耦合器(2)且从外部组装于具有被检测部的设备的机体(3)。机体(3)具备能够使传感器单元与其他传感器单元相区别的外观识别部(7),所述其他传感器单元具有与所述传感器元件不同的其他传感器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38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005834.2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的冷却构造,其具备能够收纳落下到进气管道中的异物的异物收纳部,并且能够确保行李室、舱室的空间较宽敞。在从地板下延伸设置到隔出行李室(11)或舱室的侧壁面(23)内的进气管道(15),从冷却风的流路(22b)分支设置有异物收纳部(30),该异物收纳部(30)收纳从进气口(14)落下的异物。异物收纳部(30)配置于侧壁面(23)内且在车宽方向上比流路(22b)靠内侧的位置,进气管道(15)的一部分配置在异物收纳部(30)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60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41502.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04 , B60L2240/545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其防止从收纳蓄电单元的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吸入空气而使蓄电单元的冷却性能受损的情况。在吸气通道与冷却风扇之间对冷却空气的一部分进行阻挡的流路阻力部配置在冷却通路与冷却风扇之间,因此即使通过冷却风扇吸引冷却空气而在流路阻力部的下游侧产生大的负压,该负压也难以波及到流路阻力部的上游侧的冷却通路,能够防止从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将外部的温热空气向冷却通路吸入而使蓄电单元的冷却效果下降。而且,由于在冷却通路及流路阻力部之间设有暂时积存冷却空气的冷却空气腔室,因此通过冷却空气腔室的缓冲效果,冷却通路的内压更难以下降,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从蓄电单元壳体的间隙吸入外部的温热空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