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03587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7.5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排气消音器具有消音器主体和从该消音器主体的后端面向后方伸出的尾管,在利用消音器罩覆盖该消音器主体的外面的一部分的摩托车上,消音器罩和消音器主体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外观感觉良好,并且可以确保侧部罩和消音器主体的外侧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消音器罩(C)由侧部罩(Cs)和后部罩(Cr)构成,该侧部罩(Cs)至少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外侧面,横截面呈圆弧形状;该后部罩(Cr)与上述侧部罩(Cs)的后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大致全面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后端面,并且尾管(P)穿过该后部罩(Cr)。将该尾管(P)偏置在相对于消音器主体(Mm)的纵向中心线(L)的外侧,以使该侧部罩(Cs)和消音器主体(Mm)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方向的间隙(s)在该消音器主体(Mm)的最外侧为最大,并且尾管(P)穿过后部罩(Cr)的大致中心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60319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6.0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为提供在驾驶员夹膝行驶时可产生防止发动机热量传到脚部之效果、且罩整体上有一体感、外观良好且商品价值优良的侧罩,本发明的配设于车座(S)下侧的侧罩(C)由覆盖车座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罩本体部(Cm),和从该罩本体部(Cm)前端向头管(H)侧成尖细状一体延伸并覆盖燃料箱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尖细延伸部(Ca)构成,由该尖细延长部(Ca)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侧方。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11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78627.5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排气消音器具有消音器主体和从该消音器主体的后端面向后方伸出的尾管,在利用消音器罩覆盖该消音器主体的外面的一部分的摩托车上,消音器罩和消音器主体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外观感觉良好,并且可以确保侧部罩和消音器主体的外侧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消音器罩(C)由侧部罩(Cs)和后部罩(Cr)构成,该侧部罩(Cs)至少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外侧面,横截面呈圆弧形状;该后部罩(Cr)与上述侧部罩(Cs)的后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大致全面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后端面,并且尾管(P)穿过该后部罩(Cr)。将该尾管(P)偏置在相对于消音器主体(Mm)的纵向中心线(L)的外侧,以使该侧部罩(Cs)和消音器主体(Mm)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方向的间隙(s)在该消音器主体(Mm)的最外侧为最大,并且尾管(P)穿过后部罩(Cr)的大致中心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74347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410078626.0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为提供在驾驶员夹膝行驶时可产生防止发动机热量传到脚部之效果、且罩整体上有一体感、外观良好且商品价值优良的侧罩,本发明的配设于车座(S)下侧的侧罩(C)由覆盖车座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罩本体部(Cm),和从该罩本体部(Cm)前端向头管(H)侧成尖细状一体延伸并覆盖燃料箱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尖细延伸部(Ca)构成,由该尖细延长部(Ca)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侧方。
-
-
-
-
公开(公告)号:CN3455333D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30088748.9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河野拓治
-
公开(公告)号:CN3438180D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30088751.0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河野拓治
Abstract: 1.左视图和右视图对称,省略左视图;
-
公开(公告)号:CN3437316D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30080255.0
申请日:2004-09-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外观设计产品是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