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的扶手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53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56396.9

    申请日:2016-09-27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得同乘者容易握持扶手的跨骑式车辆的扶手构造。承载部(30)与扶手(40)形成为一体,该承载部(30)具有供在乘车用座椅(17)的后方配置的物体(50)装载的装载面(31),该扶手(40)从承载部(30)的侧方架设至乘车用座椅(17)的侧方、且供同乘者握持,扶手(40)包括:紧固部(41),其在乘车用座椅(17)的下方紧固于车身;抓握部(42),其随着从紧固部(41)向车身后方延伸而弯曲形成为拱形;以及连接部(43),其从抓握部(42)的后部架设至承载部(30),连接部(43)在俯视时从抓握部(42)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而架设至承载部(30),且低于承载部(30)的装载面(31)。

    跨骑式车辆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711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680056063.6

    申请日:2016-08-18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能够使喇叭用开口不醒目并且能够抑制前车罩的刚性降低。具备:从前方覆盖头管的前车罩(20)和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前车罩(20)覆盖的喇叭,在前车罩(20)形成有喇叭用开口(21)。前车罩(20)通过将分割为多个的分体车罩(30、40)结合而构成,通过在分体车罩(30、40)彼此结合的结合部(22)设置间隙(22c)而利用间隙(22c)形成喇叭用开口(21)。通过使喇叭用开口(21)与前车罩(20)的分割线(22)重合而能够使喇叭用开口(21)不醒目。由于不需要直接在前车罩(20)上开设孔来形成喇叭用开口(21),因此还能够抑制前车罩(20)的刚性降低。

    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317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284148.7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其课题在于,提供在通过支持部件在动力单元支持消声器的场合能使得消声器的配置自由度提高的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单元摆动式的摩托车包括动力单元(14)及后轮(16),从动力单元到后轮的车轴(39)一体构成,进行摆动,在该单元摆动式的摩托车,设有:导出从动力单元排出的废气的排气管(45);与该排气管的端部连接的消声器(46);以及为了支持消声器、构成使得上管部件(81)、下管部件(82)、连结管部件(86、87)组合的桁架结构的消声器支架(47);消声器支架安装在动力单元;在该摩托车的消声器支持结构中,在车辆侧视图中,消声器支架至少其一部分与消声器的外筒(46A)重叠。

    车辆管理系统、服务器、车辆管理方法、通信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6147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80094200.9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车辆管理系统具备:服务器,该服务器能够与车辆的希望使用者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车载装置,该车载装置搭载于所述车辆。所述服务器具备:接收机构,该接收机构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将所述车辆的个体信息进行了关联的该车辆的许可使用码的发放请求;生成机构,该生成机构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个体信息,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生成许可使用码;以及发送机构,该发送机构将所述生成机构所生成的所述许可使用码向所述通信终端发送。所述车载装置具备使用控制机构,该使用控制机构基于从所述通信终端提供来的许可使用码,对是否使所述车辆进入可供使用的控制状态进行控制。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服务器、程序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7456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80094238.6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在所述获取步骤中,从外部装置获取用于评价驾驶车辆的驾驶员的评价信息;信用度计算步骤,在所述信用度计算步骤中,基于评价信息计算驾驶员的信用度;以及赋予步骤,在所述赋予步骤中,将计算出的信用度换算成能够用于支付车辆的出借费用的交易单位中的数额,并将换算后的数额赋予驾驶员。

    鞍座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484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80039836.X

    申请日:2016-07-15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配备有主支架(30)的鞍座型车辆的动力单元(P),所述动力单元设置有:变速箱(21T),所述变速箱(21T)向后延伸并且连续布置至曲轴箱(21c),该曲轴箱用于支撑构成所述动力单元(P)的内燃发动机(E)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曲轴(20);以及金属变速箱罩(60),所述变速箱罩覆盖所述变速箱(21T)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横向侧以形成带室(55)。冷却风入口(61)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罩(60)的前部中。设置导风管罩(80),所述导风管罩(80)以允许新鲜空气被引入到所述冷却风入口(61)中的方式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至少覆盖包括所述冷却风入口(61)在内的前侧部。位于所述导风管罩(80)后侧的管罩后部(80r)构造成延伸至超出主支架(30)收起时主支架操作部(33)所在的位置的后侧位置。变速箱罩裸露以维持借助行进过程中引起的空气冷却带室的效果,并且抑制与展开所述主支架的操作关联地引起的变速箱罩的涂层表面上的刮擦。

    鞍乘式车辆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0134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631804.6

    申请日:2015-09-29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一种鞍乘式车辆,不仅在座椅的下方配置有燃料箱,使驾驶员容易上下车,而且可利用驾驶员的腿部夹持车身。该鞍乘式车辆(1)具备驾驶员就坐的座椅(5)、配置于座椅(5)的下方的燃料箱(51)、在座椅(5)的前方向上下延伸形成的腿防护罩(22)、在座椅(5)的下方向前后延伸形成的左右踏脚板(28),还具备覆盖左右踏脚板(28)之间的底板中间罩(30),底板中间罩(30)具备膨出部(31),从侧面观察时,该膨出部(31)形成从腿防护罩(22)的下端(22d)向后上方倾斜的上缘(30u)。

    车身后部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01335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645476.5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在具备车辆后部的后挡泥板(40)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后挡泥板(40)具备覆盖后轮(4)的上方的挡泥板主体(41)、以及能够供乘坐人员把持的扶手(42),扶手(42)与挡泥板主体(41)一体地成形。

    鞍乘式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0134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31804.6

    申请日:2015-09-29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一种鞍乘式车辆,不仅在座椅的下方配置有燃料箱,使驾驶员容易上下车,而且可利用驾驶员的腿部夹持车身。该鞍乘式车辆(1)具备驾驶员就坐的座椅(5)、配置于座椅(5)的下方的燃料箱(51)、在座椅(5)的前方向上下延伸形成的腿防护罩(22)、在座椅(5)的下方向前后延伸形成的左右踏脚板(28),还具备覆盖左右踏脚板(28)之间的底板中间罩(30),底板中间罩(30)具备膨出部(31),从侧面观察时,该膨出部(31)形成从腿防护罩(22)的下端(22d)向后上方倾斜的上缘(30u)。

    车身后部构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01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45476.5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在具备车辆后部的后挡泥板(40)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后挡泥板(40)具备覆盖后轮(4)的上方的挡泥板主体(41)、以及能够供乘坐人员把持的扶手(42),扶手(42)与挡泥板主体(41)一体地成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