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8239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610139817.2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 , B60R2021/0088 , B60R2021/01088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在车体翻转及倾斜行驶等时,不倾倒的单单倾斜不会使气囊动作。将检测气囊和乘员从车体脱离的脱离检测部(9)装入乘员用夹克(3)中。设置检测摩托车(1)的车体倾斜的倾斜传感器(5)。算出车体倾斜角加速度的角加速度(8)基于数次检测出的倾斜角算出倾斜角加速度。使用角度/角加速度映像(10),基于车体倾斜角以及倾斜角加速度判断车体的状态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气囊动作范围。若车体的状态处于气囊动作范围内,则输出气囊展开指示。气囊的展开指示在脱离检测部(9)没有检测出乘员脱离车体时,供给气囊。
-
公开(公告)号:CN1939774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39811.5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5 , B62J39/00 , A41D13/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 , A41D13/018 , A41D2600/102 , B60R2021/0088 , B60R2021/0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为提高操作的容易性,而将气囊、气囊控制装置及乘员脱离检测部安装在乘员穿的夹克内。在夹克(1)内形成膨胀气室(11~16),从而形成气囊装置主体,同时将ECU(3)、电池(4)、无线接收机(5)、总开关(6)及警报装置(7)安装于夹克(1)内。通过从车体侧的无线发送机(17)发出的同步信号,车体侧的电波信号发生部(22)与乘员侧的基准波形信号发生部(23)在同步的状态下分别产生无线电波信号和比较信号,信号比较部(24)判别两信号相位的差异。当来自电波信号发生部(22)的电波信号的延迟量或延迟量的变化大时,检定乘员脱离并通知给气囊驱动部(25)。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7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43662.5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16 , B60T8/1706 , B60T8/17636 , B60T8/885 , B60T2210/12 , B60T2270/416
Abstract: 一种防抱死制动控制装置,能够仅基于实施防抱死制动控制的车轮的转速来实施符合实际路面状况的防抱死制动控制。防抱死制动控制机构(65),在基于检测出的转速(V)计算出的前轮减速度(G)超过第一打滑检测阈值(G1)的情况下,判定为前轮(WF)进入锁定状态,并且,对随驾驶员的操作而产生的制动压力进行释放控制,以解除锁定状态。包括路面摩擦推算机构(66),其基于随对制动压力的释放控制而使前轮(WF)恢复旋转时产生的恢复加速度(Gf),推导出推算减速度(Gs),推算减速度(Gs)作为车辆(1)停止的难易度指标且至少以路面摩擦的大小为成因。防抱死制动控制机构(65)根据推算减速度(Gs)计算出目标前轮转速(Vm),在ABS控制期间,控制制动压力,以使转速(V)收敛于目标前轮转速(Vm)。
-
公开(公告)号:CN1939796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39817.2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 , B60R2021/0088 , B60R2021/01088 , B60R2021/0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在车体翻转及倾斜行驶等时,不倾倒的单倾斜不会使气囊动作。将检测气囊和乘员从车体脱离的脱离检测部(9)装入乘员用夹克(3)中。设置检测摩托车(1)的车体倾斜的倾斜传感器(5)。算出车体倾斜角加速度的角加速度(8)基于数次检测出的倾斜角算出倾斜角加速度。使用角度/角加速度映像(10),基于车体倾斜角以及倾斜角加速度判断车体的状态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气囊动作范围。若车体的状态处于气囊动作范围内,则输出气囊展开指示。气囊的展开指示在脱离检测部(9)没有检测出乘员脱离车体时,供给气囊。
-
公开(公告)号:CN1935046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139205.3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D13/018 , Y10S2/03
Abstract: 为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在乘员穿着用夹克中装进气囊以及气囊的控制装置、传感器等。在夹克(1)中设置膨胀气室(11~16)而形成气囊装置主体,并且将ECU(3)、电池(4)、乘员脱离检测部(5)、主开关(6)、警报装置(7)组装进夹克(1)中。线绳(19)通过连接端子(18)被连接到车辆上。穿着夹克(1)的乘员离开车辆时,与车辆连接的线绳(19)伸长,线轴(9)旋转。检测该线轴(9)的旋转角速度,该旋转角速度大时判断为乘员脱离。当检测出乘员脱落时,充气机(2)动作并展开气囊。
-
公开(公告)号:CN101200206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308185.2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摩托车通讯装置及其安装结构以及摩托车的天线安装结构。摩托车通讯装置在黑暗处也能容易地插拔卡,并提供优良的耐环境性,天线安装结构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加并能提供良好的发送和接收灵敏度。安装结构(300)具有摩托车通讯装置(10),其包括:插入槽(308);卡(306)插入其内;存储箱(70),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空间(70a)和覆盖空间(70a)的可开启和关闭的盖;以及灯(320),设置在存储箱(70)内,当盖打开时灯开启。摩托车通讯装置(10,10’)设置在存储箱(70,70’)内。摩托车(12’)具有:前整流罩(76’);挡风板(78’);导气通道(146’),该导气通道(146’)与挡风板(78’)的背面侧连通;以及天线(302’)。天线(302’)布置在导气通道(146’)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496316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39205.3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D13/018 , Y10S2/03
Abstract: 为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在乘员穿着用夹克中装进气囊以及气囊的控制装置、传感器等。在夹克(1)中设置膨胀气室(11~16)而形成气囊装置主体,并且将ECU(3)、电池(4)、乘员脱离检测部(5)、主开关(6)、警报装置(7)组装进夹克(1)中。线绳(19)通过连接端子(18)被连接到车辆上。穿着夹克(1)的乘员离开车辆时,与车辆连接的线绳(19)伸长,线轴(9)旋转。检测该线轴(9)的旋转角速度,该旋转角速度大时判断为乘员脱离。当检测出乘员脱落时,充气机(2)动作并展开气囊。
-
公开(公告)号:CN100475611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139811.5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5 , A41D13/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 , A41D13/018 , A41D2600/102 , B60R2021/0088 , B60R2021/0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为提高操作的容易性,而将气囊、气囊控制装置及乘员脱离检测部安装在乘员穿的夹克内。在夹克(1)内形成膨胀气室(11~16),从而形成气囊装置主体,同时将ECU(3)、电池(4)、无线接收机(5)、总开关(6)及警报装置(7)安装于夹克(1)内。通过从车体侧的无线发送机(17)发出的同步信号,车体侧的电波信号发生部(22)与乘员侧的基准波形信号发生部(23)在同步的状态下分别产生无线电波信号和比较信号,信号比较部(24)判别两信号相位的差异。当来自电波信号发生部(22)的电波信号的延迟量或延迟量的变化大时,检定乘员脱离并通知给气囊驱动部(25)。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7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10343662.5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16 , B60T8/1706 , B60T8/17636 , B60T8/885 , B60T2210/12 , B60T2270/416
Abstract: 一种防抱死制动控制装置,能够仅基于实施防抱死制动控制的车轮的转速来实施符合实际路面状况的防抱死制动控制。防抱死制动控制机构(65),在基于检测出的转速(V)计算出的前轮减速度(G)超过第一打滑检测阈值(G1)的情况下,判定为前轮(WF)进入锁定状态,并且,对随驾驶员的操作而产生的制动压力进行释放控制,以解除锁定状态。包括路面摩擦推算机构(66),其基于随对制动压力的释放控制而使前轮(WF)恢复旋转时产生的恢复加速度(Gf),推导出推算减速度(Gs),推算减速度(Gs)作为车辆(1)停止的难易度指标且至少以路面摩擦的大小为成因。防抱死制动控制机构(65)根据推算减速度(Gs)计算出目标前轮转速(Vm),在ABS控制期间,控制制动压力,以使转速(V)收敛于目标前轮转速(Vm)。
-
公开(公告)号:CN101200206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308185.2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摩托车通讯装置及其安装结构以及摩托车的天线安装结构。摩托车通讯装置在黑暗处也能容易地插拔卡,并提供优良的耐环境性,天线安装结构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加并能提供良好的发送和接收灵敏度。安装结构(300)具有摩托车通讯装置(10),其包括:插入槽(308);卡(306)插入其内;存储箱(70),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空间(70a)和覆盖空间(70a)的可开启和关闭的盖;以及灯(320),设置在存储箱(70)内,当盖打开时灯开启。摩托车通讯装置(10,10’)设置在存储箱(70,70’)内。摩托车(12’)具有:前整流罩(76’);挡风板(78’);导气通道(146’),该导气通道(146’)与挡风板(78’)的背面侧连通;以及天线(302’)。天线(302’)布置在导气通道(146’)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