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5435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380019698.5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2 , B60R21/2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2 , B60R21/213 , B60R21/23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1A),其能够通过充气机(15)的动作而将沿着车辆的车顶侧梁而设置的安全气囊主体(13A)在车室内展开为帘状。安全气囊主体(13A)具有:第1膨胀部(13c7),其配置在与中柱重叠的位置上,且在展开时被供给基于充气机(15)的动作而产生的气体;第2膨胀部(13c4),其配置在第1膨胀部后方且被供给来自第1膨胀部(13c7)的气体;和气体连通部(19a4),其将第1膨胀部(13c7)与第2膨胀部(13c4)之间连通。气体连通部(19a4)设在展开时的安全气囊主体(13A)将与安全带发生干涉的安全带干涉区域(20)的上方。在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使安全气囊主体膨胀展开时,能够顺畅地进行气体从第1膨胀部向第2膨胀部的流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928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10167420.0
申请日:2010-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 B60R2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37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能够使在车室侧壁与乘坐者之间展开的气囊迅速展开,并能够谋求对乘坐者的约束力的提高。该侧气囊装置具有气囊(31),其以折叠状态被收纳、并通过来自充气部(32)的气体供给而在车室侧壁(车门)(14)与乘坐者(19)之间展开,该侧气囊装置包括:上部腔,其从坐席(17)侧面上部向前方展开;下部腔,其从坐席(17)侧面下部向前方展开;中间腔(36),其具有前缘(36a),该前缘(36a)在与上部腔(34)的前缘(34a)和下部腔(35)的前缘(35a)相比的后方且在与气囊(31)的展开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250412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3145714.2
申请日:2003-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76 , B60R21/232 , B60R21/239 , B60R2021/0006 , B60R2021/0018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595 , B60R2021/2765
Abstract: 一种乘客约束系统,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和一个充气装置的安全气囊。当发生车辆碰撞时,利用由所述的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使所述的安全气囊膨胀,使其沿乘客的乘坐空间的内侧表面展开为帷幕状。由于所述的通气孔在所述的安全气囊的下边缘处向下开口,因此,不仅能可靠地防止所述的可膨胀部分过分膨胀,从而防止气囊变硬导致不能温和地限制乘客,而且还能防止所述的通气孔被车辆本体或乘客挡住,因此能可靠地实现气体排放功能并防止通过所述的通气孔排出的气体直接冲击在乘客身上,其中所述的气体通过所述的通气孔从安全气囊的可膨胀部分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3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2122780.2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3 , B60R21/04 , B60R21/232 , B60R2021/0414 , B60R2021/0435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617
Abstract: 乘员约束系统,包括气囊和充气器。一从充气器延伸的供气管插入气囊内部,并由形成在气囊上由形成一组气室的的缝合部形成的管支承部从上面和下面夹住。于是不用任何特定的固定元件可固定供气管,从而可靠地防止由于气体的热量和压力引起气体喷嘴出现妨碍气体平稳供入的阻塞和气囊基部织物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470421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3145714.2
申请日:2003-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76 , B60R21/232 , B60R21/239 , B60R2021/0006 , B60R2021/0018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595 , B60R2021/2765
Abstract: 一种乘客约束系统,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和一个充气装置的安全气囊。当发生车辆碰撞时,利用由所述的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使所述的安全气囊膨胀,使其沿乘客的乘坐空间的内侧表面展开为帷幕状。由于所述的通气孔在所述的安全气囊的下边缘处向下开口,因此,不仅能可靠地防止所述的可膨胀部分过分膨胀,从而防止气囊变硬导致不能温和地限制乘客,而且还能防止所述的通气孔被车辆本体或乘客挡住,因此能可靠地实现气体排放功能并防止通过所述的通气孔排出的气体直接冲击在乘客身上,其中所述的气体通过所述的通气孔从安全气囊的可膨胀部分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141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498415.1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1 , B60R21/2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抑制乘员的移动量和提高乘员保护性能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和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0)具备:袋状气囊垫(106),其向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侧面膨胀展开;充气器(108),其向气囊垫(106)供给气体。气囊垫(106)由乘员一侧的内侧面板(106a)和与乘员相反一侧的外侧面板(106b)形成为袋状。气囊垫(106)还具备带状的系带(112),其一端(112a)连接到气囊垫(106)的上边缘(118),另一端(112b)连接到内侧面板(106a)。气囊垫(106)以其上部(126)被系带(112)拉动而向乘员一侧折返的状态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029025.4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IPC: B60R2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以在远离车门的车辆中央侧展开并膨胀从而保护乘员的侧气囊为对象,所具备的侧气囊具有能够高效且有效地约束乘员的头部到腰部的外形形态。本发明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有侧气囊(2),该侧气囊(2)接受充气器气体后,在远离车门的车辆中央侧,经过座椅的侧方而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其中,侧气囊包含:上部区域(P),其膨胀完成位置被预定在乘员的头部附近;以及,下部区域(Q),其膨胀完成位置被预定在乘员的胸部附近以及该胸部下方,并且,侧气囊中,利用正交于膨胀完成时的铅锤线(G)的水平面(H)切断的下部区域的最大水平截面面积(Qs、Qs'),小于利用该水平面切断的上部区域(P)的最大水平截面面积(Ps)。
-
公开(公告)号:CN112208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40293.5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IPC: B60R21/207 , B60R2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远侧气囊,能够抑制其旋转并支承气囊面,且适当地接住向车辆中央侧移动的乘员,以确保充分的乘员安全保护性能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中,在远离车门的车辆中央侧(5),经由充气器(7),安装底部(2a)固定在座椅靠背(3a)侧而设置的收纳形态的侧气囊(2),从安装底部通过座椅的侧面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具有:弯曲变形构件(9),其为沿座椅的上下高度方向的长板状,下部(9a)固定于座椅靠背侧而成为固定端,上部(9b)在安装底部上方成为自由端,通过作用于车宽方向的力(F)而使板面(9c)朝座椅的宽度方向可弯曲变形;以及连结结构(10),其将从收纳形态展开膨胀的侧气囊与弯曲变形构件的上部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278888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02122781.0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3 , B60R21/04 , B60R21/215 , B60R21/232 , B60R2021/0414 , B60R2021/0435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16
Abstract: 乘车人约束系统包括侧气囊和充气装置。气囊包括6个小室,该小室由针脚限定并适应于被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充气。在这些小室的6个末端部分a至f当中,4个末端部分b至e被定位在中央立柱覆盖层及后立柱覆盖层的顶部或与其邻近,这些覆盖层包括各自相对的撞击力吸收肋。当气囊展开时,即使由于针脚的缘故末端部分b至e也不能被足够地充气,从而体现不出撞击力吸收效果,那么,则由中央立柱覆盖层和后立柱覆盖层体现出撞击力吸收效果,从而保护乘车人。
-
公开(公告)号:CN1390723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22781.0
申请日:2002-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3 , B60R21/04 , B60R21/215 , B60R21/232 , B60R2021/0414 , B60R2021/0435 , B60R2021/161 , B60R2021/23316
Abstract: 乘车人约束系统包括侧气囊和充气装置。气囊包括6个小室,该小室由针脚限定并适应于被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充气。在这些小室的6个末端部分a至f当中,4个末端部分b至e被定位在中央立柱覆盖层及后立柱覆盖层的顶部或与其邻近,这些覆盖层包括各自相对的撞击力吸收肋。当气囊展开时,即使由于针脚的缘故末端部分b至e也不能被足够地充气,从而体现不出撞击力吸收效果,那么,则由中央立柱覆盖层和后立柱覆盖层体现出撞击力吸收效果,从而保护乘车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