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246343.8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其能够缓和在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和后轮之间产生的链的相互拉拽的。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身架上固定用于对发动机(20)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在车身架上通过枢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摇臂,通过在设置于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32)和设置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之间架设传动链,而将变速器的输出向后轮传递,变速器具有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85),在该旋转体(85)和传动链之间设置扭矩阻尼器(97)。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3014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442357.1

    申请日:2011-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能够减少来自灰尘等的侵入,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46343.8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其能够缓和在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和后轮之间产生的链的相互拉拽的。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身架上固定用于对发动机(20)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在车身架上通过枢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摇臂,通过在设置于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32)和设置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之间架设传动链,而将变速器的输出向后轮传递,变速器具有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85),在该旋转体(85)和传动链之间设置扭矩阻尼器(97)。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301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2357.1

    申请日:2011-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能够减少来自灰尘等的侵入,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足踏启动装置及足踏启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863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63561.7

    申请日:201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中间齿轮与足踏齿轮的啮合部分的耐久性且齿轮未被大型化的足踏启动装置及足踏启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足踏启动装置具备:设置在内燃机的曲轴上的足踏棘轮(21a)、与该足踏棘轮(21a)卡合脱离的足踏从动齿轮(31)、与该足踏从动齿轮(31)啮合的足踏驱动齿轮(32)、对该足踏驱动齿轮(32)向特定方向施力的回动弹簧,通过使足踏臂(34)转动来启动内燃机。足踏驱动齿轮(32)在其返回位置侧的齿底(32b)设置有焊接形成的限位部(40),限位部40的内部硬度比足踏从动齿轮(31)的内部硬度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