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4626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38228.6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踏式起动装置,具有与曲轴一体旋转的被动齿轮和被支承在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经由中间轴将输入部件的动力传递给曲轴从而使发动机起动,起动时使被动齿轮和中间齿轮迅速啮合,起动后脚踏轴容易复位。中间轴具有形成在外周的外螺纹,中间齿轮具有圆筒状凸缘部,在其内侧具有与上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中间齿轮具有与圆筒状凸缘部的外周卡合的摩擦弹簧,摩擦弹簧具有与圆筒状凸缘部卡合的弹簧部和与发动机的固定部卡合的柄部,中间齿轮通过中间轴的旋转在中间轴的轴线方向上滑动且能够与被动齿轮啮合,上述弹簧部相对于连结圆筒状凸缘部的中心和弹簧的柄部的中心的线为非对称。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246343.8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其能够缓和在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和后轮之间产生的链的相互拉拽的。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身架上固定用于对发动机(20)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在车身架上通过枢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摇臂,通过在设置于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32)和设置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之间架设传动链,而将变速器的输出向后轮传递,变速器具有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85),在该旋转体(85)和传动链之间设置扭矩阻尼器(97)。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8C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99107051.8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杆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143426.4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5/002 , F01M11/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对形成于曲轴箱(24)的曲轴侧油室(RA)进行分室而设置第一油室(RO1)和第二油室(RO2),在第一油室(RO1)设有与形成于变速器箱(61A)的变速器侧油室相通的第一开口部(211~213),在变速器侧油室设有与第二油室(RO2)相通的第二开口部(215)。据此,这种内燃机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2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43426.4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5/002 , F01M11/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对形成于曲轴箱(24)的曲轴侧油室(RA)进行分室而设置第一油室(RO1)和第二油室(RO2),在第一油室(RO1)设有与形成于变速器箱(61A)的变速器侧油室相通的第一开口部(211~213),在变速器侧油室设有与第二油室(RO2)相通的第二开口部(215)。据此,这种内燃机能够增加油室中的油散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238425A
公开(公告)日:1999-12-15
申请号:CN99107051.8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994626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238228.6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踏式起动装置,具有与曲轴一体旋转的被动齿轮和被支承在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经由中间轴将输入部件的动力传递给曲轴从而使发动机起动,起动时使被动齿轮和中间齿轮迅速啮合,起动后脚踏轴容易复位。中间轴具有形成在外周的外螺纹,中间齿轮具有圆筒状凸缘部,在其内侧具有与上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中间齿轮具有与圆筒状凸缘部的外周卡合的摩擦弹簧,摩擦弹簧具有与圆筒状凸缘部卡合的弹簧部和与发动机的固定部卡合的柄部,中间齿轮通过中间轴的旋转在中间轴的轴线方向上滑动且能够与被动齿轮啮合,上述弹簧部相对于连结圆筒状凸缘部的中心和弹簧的柄部的中心的线为非对称。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46343.8
申请日:2010-08-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扭矩阻尼装置,其能够缓和在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和后轮之间产生的链的相互拉拽的。具有如下结构:在车身架上固定用于对发动机(20)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在车身架上通过枢轴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摇臂,通过在设置于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链轮(32)和设置于后轮的从动链轮之间架设传动链,而将变速器的输出向后轮传递,变速器具有转动惯量大的旋转体(85),在该旋转体(85)和传动链之间设置扭矩阻尼器(97)。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075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36677.8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中: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由车架摆动支承;后轮枢轴于容纳传动装置的传动箱的后部;空气滤清器(75)布置在传动箱(31)上方。其中,外部空气导管(86)连接到传动箱(31)上,通过外部空气导管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传动箱(31)中的冷却空气导入口(82),以通过使用外部空气来冷却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2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75)上的通道成形部分(86a)形成通道(100),通过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空气滤清器(75)中向前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5)中,而且通道成形部分(86a)与外部空气导管(86)一体形成。由此,将空气从外部引入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同时减少小型摩托车的部件数目和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641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36677.8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中: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由车架摆动支承;后轮枢轴于容纳传动装置的传动箱的后部;空气滤清器(75)布置在传动箱(31)上方。其中,外部空气导管(86)连接到传动箱(31)上,通过外部空气导管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传动箱(31)中的冷却空气导入口(82),以通过使用外部空气来冷却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2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75)上的通道成形部分(86a)形成通道(100),通过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空气滤清器(75)中向前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5)中,而且通道成形部分(86a)与外部空气导管(86)一体形成。由此,将空气从外部引入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同时减少小型摩托车的部件数目和布置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