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088773.4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 B62D21/11 , B62D25/20 , B60K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适用于将燃料罐配置于底板的下方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吸收冲击能量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的车身后部结构。车身后部结构具备:底板(2);副车架(3),其设置在比底板(2)靠下方的位置;冲击吸收构件(4),其设置在比副车架(3)靠后方的位置,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托架,其将冲击吸收构件(4)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底板(2)的下表面。冲击吸收构件(4)的前端部(38)以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与副车架(3)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与副车架(3)之间空出间隔(S)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049499.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适用于车室与行李室连续的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底板的刚性且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的罐安装结构。罐安装结构具备:底板(2),其形成有朝向车室突出的隆起部(11)及开口(12);罐(4),其配置在隆起部(11)的内侧;多个上部带(5),它们从上方覆盖罐(4);下部板(6),其与上部带(5)连接;以及横向构件(3),其在罐(4)的前后设有一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下部板(6)与上部带(5)相比沿着车宽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且下部板(6)以比上部带(5)少的个数设置,并且以覆盖开口(12)的方式设置。下部板(6)的前端部(26)及后端部(28)分别安装于一对横向构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