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6080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80017022.8

    申请日:2012-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08 H01L51/5044 H01L51/527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长期耐久性和寿命的特性方面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由中间层3形成的多个发光层4插入正极1和负极2之间。中间层3具有混合层3a、第一层3b和空穴注入层3c,这些层按此顺序从正极1至负极2形成,混合层3a含有供电子物质和传输电子的有机材料,并且第一层3b由电子传输材料制成。第一层3b的厚度为0.2至2.0nm的范围。空穴注入层3c由接受电子的有机材料组成。

    面状发光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489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06217.8

    申请日:2011-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4 H01L51/5271 H01L51/5275 H05B33/04

    Abstract: 面状发光装置具备:有机EL元件,具有一面及与上述一面相反侧的另一面,从上述一面放射光;保护基板,对于从上述有机EL元件放射的光具有透光性,以与上述有机EL元件的上述一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具有与上述有机EL元件的上述一面对置的一表面;保护部,以与上述有机EL元件的上述另一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与上述保护基板一起形成将上述有机EL元件收纳以防水的腔体;光取出构造部,介于上述有机EL元件的上述一面与上述保护基板之间,抑制从上述有机EL元件的上述一面和上述保护基板的上述一表面的至少一个的上述有机EL元件放射的光的反射。

    有机发光元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12857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080037829.9

    申请日:2010-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5

    Abstract: 有机发光元件具备:基板(2);形成在基板(2)的一个表面,并具有向基板(2)发光的发光部(5)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和附设在基板(2)的另一个表面的透镜(1)。透镜(1)的折射率为基板(2)的折射率以上。发光部(5)的与基板表面平行的面的面积小于基板(2)的附设有透镜(1)的面积。从发光部(5)朝向基板(2)的方向的基板面(2a)的垂线(Lα)、与将发光部(5)的端部和透镜(1)的端部连接的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为60度以上。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62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17065.6

    申请日:2012-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36 H01L51/504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通过诸如膜厚度调整的较小设计改变,可以发出用于照明的光源所需的高色温到低色温范围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表现出高显色,特别高的平均显色指数(Ra)和红光的特殊显色指数(R9)。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还表现出优异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特性。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由以下形成:透明电极(1);第一发光单元(7),包括蓝色荧光发光层(2)和绿色荧光发光层(3);中间层(9);第二发光单元(8),包括红色磷光发光层(4)和绿色磷光发光层(5);以及反射电极(6)。叠置第一发光单元(7)和第二发光单元(8),并且中间层(9)夹置在其间。来自第一发光单元(7)的光发射利用由两个激发的三线态的碰撞/融合产生激发的单线态的现象。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080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7022.8

    申请日:2012-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08 H01L51/5044 H01L51/52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长期耐久性和寿命的特性方面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由中间层3形成的多个发光层4插入正极1和负极2之间。中间层3具有混合层3a、第一层3b和空穴注入层3c,这些层按此顺序从正极1至负极2形成,混合层3a含有供电子物质和传输电子的有机材料,并且第一层3b由电子传输材料制成。第一层3b的厚度为0.2至2.0nm的范围。空穴注入层3c由接受电子的有机材料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