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4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0980151116.2

    申请日:2009-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8 H01L51/5262 H01L51/5271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光反射性电极从发光层中的发光点以下式(1)规定的距离d隔离。其中,λ为从所述发光层放射的特定的光所具有的波长。n为位于发光层中的发光点和所述光反射性的电极之间的层的对波长λ的折射率。n1和k1为与所述光反射性的电极连接的层所具有的对具有波长λ的光的折射率和衰减系数。n2和k2为所述光反射性的电极的对波长λ的折射率和衰减系数。M为0或1。a在m为0或1时,满足下式:-1.17×norg/nEML+1.94≤a≤-0.16×norg/nEML+2.33或0.28×norg/nEML+0.75≤a≤2.85×norg/nEML-1.23。norg为与发光层在光反射性的电极侧处连接的层的对波长λ的折射率。nEML为发光层的对波长λ的折射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322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37852.2

    申请日:2011-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H01L33/36 H01L51/5246 H05B3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具备:具有阴极层(21)(第1电极层)的第1基板(2)、形成于阴极层(21)上的有机层(3)、形成于有机层(3)上的阳极层(4)(第2电极层)、以及借助粘接层(5)与阳极层(4)接合的第2基板(6)。阳极层(4)向具有有机层(3)的区域的外周侧延伸设置,在与延伸设置的阳极层(4)的外周侧的区域对置的部分,不存在第2基板(6)和粘接层(5),使阴极层(21)和延伸设置的阳极层(4)从第2基板(6)露出,从而分别形成阴极取出部(40b)和阳极取出部(40a)。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第2基板(6)切口等简易的步骤即可形成电极取出部,能够有效地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5322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7852.2

    申请日:2011-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H01L33/36 H01L51/5246 H05B3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具备:具有阴极层(21)(第1电极层)的第1基板(2)、形成于阴极层(21)上的有机层(3)、形成于有机层(3)上的阳极层(4)(第2电极层)、以及借助粘接层(5)与阳极层(4)接合的第2基板(6)。阳极层(4)向具有有机层(3)的区域的外周侧延伸设置,在与延伸设置的阳极层(4)的外周侧的区域对置的部分,不存在第2基板(6)和粘接层(5),使阴极层(21)和延伸设置的阳极层(4)从第2基板(6)露出,从而分别形成阴极取出部(40b)和阳极取出部(40a)。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第2基板(6)切口等简易的步骤即可形成电极取出部,能够有效地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