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369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84936.9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6 , B60L11/182 , H01M10/44 , H01M2220/20 , H02J7/025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2 , Y02T90/14
Abstract: 共振型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高频电源、初级侧共振线圈、次级侧共振线圈、充电器、二次电池、以及停止控制部。初级侧共振线圈从高频电源接受高频电力的供给。次级侧共振线圈与初级侧共振线圈分离地以非接触方式配置。次级侧共振线圈通过初级侧共振线圈与次级侧共振线圈的磁场共振从初级侧共振线圈接受电力。充电器从次级侧共振线圈接受高频电力的供给。二次电池连接于充电器。停止控制部在充电停止时使高频电源先于充电器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68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897.9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J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 B60L11/182 , B60L2210/20 , H02J5/005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5 , Y02T90/122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交流电源、共振系统和负载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所述共振系统具有: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初级线圈、初级侧共振线圈、次级侧共振线圈和与所述负载连接的次级线圈。在将所述共振系统的输入阻抗和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的频率的关系制成曲线图的情况下,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的频率被设定在所述输入阻抗为极大的第1频率、和比所述第1频率高且输入阻抗为极小的第2频率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059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79084.4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45 , H02J7/006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向负载供应电池的电压的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包括:升压电路,其连接到电池;以及功率存储部分,其临时存储升压电路所输出的功率。功率存储部分与负载并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80023401.3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 B60L11/182 , B60L11/1833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H02J5/005 , H02J50/12 , H02J50/80 , H02J50/90 , H03H7/40 , H04B5/0037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供电设备(10)具备交流电源(11)和初级侧共振线圈(13b)。移动体设备(20)具备:接受来自初级侧共振线圈的电力的次级侧共振线圈(21b);整流接受到的电力的整流器(23);被供给整流后的电力的充电器(24);以及连接于充电器的二次电池(25)。初级匹配器(12)被设置于交流电源(11)和初级侧共振线圈(13b)之间。次级匹配器(22)被设置于次级侧共振线圈(21b)和匹配器(23)之间。为了高效地将电力从初级侧向次级侧传输,在二次电池(25)充电时,控制部按照首先调整次级匹配器(22),在次级匹配器(22)调整之后再调整初级匹配器(12)的方式来控制初级匹配器调整部(14)和次级匹配器调整部(26),并且该控制部被设置在供电设备(10)和移动体设备(20)中的一方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2314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19309.6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04 , H01F27/22 , H01F2027/2819
Abstract: 一种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包括双面基板,该双面基板具有绝缘基板、粘接在绝缘基板的一个侧面上的图案化形成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粘接在绝缘基板的另一个侧面上的图案化形成的第二金属板,并且该电子单元还包括用于释放来自双面基板的热的热辐射构件。热辐射构件设置成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中的一个邻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中的所述一个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中的另一个相比产生较大量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452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19397.7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电源单元具有:电气接线盒,其布置在车辆车厢中并且能够操作以将电池的电力提供给多个负载;以及电源,其布置在车辆车厢中,并且能够操作以控制从电池提供的并通过电气接线盒输出的第一电压以及通过电气接线盒将第二电压提供给多个负载,在电源中将第一电压控制成第二电压。电气接线盒包括能够电气连接到电池的电气接线盒侧输入端子和能够电气连接到多个负载的电气接线盒侧输出端子。电源包括直接连接到电气接线盒侧输入端子的电源侧输入端子和直接连接到电气接线盒侧输出端子的电源侧输出端子。第一电压通过电气接线盒输入到电源侧输入端子,并且第二电压通过电气接线盒提供给多个负载。电源由电气接线盒直接支撑并被固定到电气接线盒。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860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7887.4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J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 B60L11/182 , H02J17/00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2 , Y02T90/14 , Y10T29/4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该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交流电源和共振系统。所述共振系统具有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初级线圈、初级侧共振线圈、次级侧共振线圈和连接有负载的次级线圈。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具有第1电容器和第2电容器。作为所述初级侧共振线圈和所述第1电容器之间的谐振频率的第1谐振频率被设定成与作为所述次级侧共振线圈和所述第2电容器之间的谐振频率的第2谐振频率相同。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的频率被设定成与所述第1谐振频率和所述第2谐振频率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70992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80021933.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铃木定典
IPC: H02M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变压器(18)、第一电容器(17)、初级侧电路(10)、整流平滑电路(20)以及控制部(50)。初级侧电路(10)具有包含两个臂开关元件(Q1、Q2)的桥式电路(14),并经由第一电容器(17)与变压器(18)的初级绕组(W1)连接。整流平滑电路(20)包含次级侧二极管(22)以及输出电容器(23)。这里,初级侧电路(10)包含具有缓冲电容器(Cc)以及缓冲开关元件(Q3)的缓冲电路(40),控制部(50)控制各开关元件(Q1~Q3)的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69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584936.9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6 , B60L11/182 , H01M10/44 , H01M2220/20 , H02J7/025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22 , Y02T90/14
Abstract: 共振型非接触充电装置包括:高频电源、初级侧共振线圈、次级侧共振线圈、充电器、二次电池、以及停止控制部。初级侧共振线圈从高频电源接受高频电力的供给。次级侧共振线圈与初级侧共振线圈分离地以非接触方式配置。次级侧共振线圈通过初级侧共振线圈与次级侧共振线圈的磁场共振从初级侧共振线圈接受电力。充电器从次级侧共振线圈接受高频电力的供给。二次电池连接于充电器。停止控制部在充电停止时使高频电源先于充电器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712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180023401.3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 B60L11/182 , B60L11/1833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H02J5/005 , H02J50/12 , H02J50/80 , H02J50/90 , H03H7/40 , H04B5/0037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 , Y02T90/121 , Y02T90/122 , Y02T90/125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供电设备(10)具备交流电源(11)和初级侧共振线圈(13b)。移动体设备(20)具备:接受来自初级侧共振线圈的电力的次级侧共振线圈(21b);整流接受到的电力的整流器(23);被供给整流后的电力的充电器(24);以及连接于充电器的二次电池(25)。初级匹配器(12)被设置于交流电源(11)和初级侧共振线圈(13b)之间。次级匹配器(22)被设置于次级侧共振线圈(21b)和匹配器(23)之间。为了高效地将电力从初级侧向次级侧传输,在二次电池(25)充电时,控制部按照首先调整次级匹配器(22),在次级匹配器(22)调整之后再调整初级匹配器(12)的方式来控制初级匹配器调整部(14)和次级匹配器调整部(26),并且该控制部被设置在供电设备(10)和移动体设备(20)中的一方之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