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1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80028702.8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50/414 , H01M50/417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含新的电解质等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包含镍、钴及锰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包含氟代环状碳酸酯和氟代链状碳酸酯的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将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及电解质的半电池配置在25℃的环境温度下,以0.1C的速率进行恒流充电直到电压达到4.5V为止,并以4.5V进行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值达到0.05C为止,然后将半电池配置在‑40℃的环境温度下,以0.1C的速率进行恒流放电直到电压达到2.5V为止,由此求出放电容量值,该放电容量值满足通过将半电池配置在25℃的环境温度下来求出的放电容量值的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80057666.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从到达充电站之前高效地进行二次电池的温度控制而可以进行高速充电的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包括第一二次电池、第二二次电池、第一温度控制部、二次电池监视部及运算部的车辆。二次电池监视部取得上述第一二次电池的剩余量数据。上述运算部比较上述剩余量数据与设定值。在上述剩余量数据小于上述设定值的情况下,上述二次电池监视部取得上述第一二次电池的温度。上述运算部算出将上述第一二次电池的温度调节为设定温度为止的调节期间。上述运算部算出到达被设定的充电站为止的到达期间。在上述调节期间为上述到达期间以下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温度控制部通过来自上述第二二次电池的供电而开始将上述第一二次电池的温度调节为上述设定温度,由此控制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6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34398.4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D333/76 , C07D307/91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芳香胺衍生物。(在通式中,A表示氧或硫,R1至R7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中的任一种。此外,α1和α2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另外,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4至18个环中碳原子的稠合芳烃。另外,Ar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13个环中碳原子的芳基。另外,j和n独立地表示0或1。)
-
公开(公告)号:CN10643215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37725.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D307/77 , C09K11/06 , H01L5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6 , C07D307/77 , C09K11/02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14 , C09K2211/1022 , C09K2211/1088 , H01L51/0052 , H01L51/0054 , H01L51/0061 , H01L51/0073 , H01L51/5012 , H01L51/5056 , H01L51/5064 , Y02P20/582 , H01L51/0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化合物为以芴骨架为中心骨架键合有两个具有苯并萘并呋喃基胺骨架的基的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能够实现良好蓝色发光。另外,该有机化合物的空穴传输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606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64700.X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D333/76 , C07D307/91 , C09K11/06 , H01L51/54 , H05B33/14 , H05B3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由以下通式(G1)表示的新颖的芳香胺衍生物。(在通式中,A表示氧或硫,R1至R7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中的任一种。此外,α1和α2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另外,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4至18个环中碳原子的稠合芳烃。另外,Ar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13个环中碳原子的芳基。另外,j和n独立地表示0或1,p表示1或2.)
-
公开(公告)号:CN1873932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610087709.5
申请日:2006-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3 , H01L21/7813 , H01L27/1266 , H01L27/1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薄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在衬底上方依次形成剥离层、晶体管和绝缘层;形成开口以暴露出剥离层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物理方法从衬底上剥离该晶体管。剥离层通过使用溶液的方法形成金属膜和与该金属膜接触的金属氧化物膜来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25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60396.2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7D209/86 , C09K11/06 , H01L51/54 , H01L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52 , C07D209/88 , G09G3/32 , G09G2300/0426 , G09G2300/0439 , H01L51/0035 , H01L51/0037 , H01L51/0059 , H01L51/0072 , H01L51/5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的新蒽衍生物。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的发光元件。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并且具有长使用寿命的发光元件。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并且具有高发光效率的发光元件。提供一种通式(G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此外,通过使用通式(G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可以得到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的发光元件。此外,通过使用通式(G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可以得到呈现蓝色至蓝绿色的发光并且具有高发光效率及/或高可靠性的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027950.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62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放电容量大的安全性高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包括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M、添加元素以及氧,在180℃以上且200℃以下的温度以及0.3MPa以上且2MPa以下的压力下,正极活性物质的粉末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以上。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中值粒径优选为3μm以上且1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4618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80032150.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4/02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C01B32/194
Abstract: 提供一种劣化少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另外,提供一种新颖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另外,提供一种劣化少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蓄电装置。另外,提供一种新颖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电极,包括:活性物质;以及导电剂,其中,活性物质包含含有选自硅、锡、镓、铝、锗、铅、锑、铋、银、锌、镉和铟中的一个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或化合物,导电剂包含石墨烯化合物,并且,石墨烯化合物包含氟。
-
公开(公告)号:CN1153620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80025699.5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控制二次电池的温度且不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的二次电池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多种二次电池控制温度,可以实现不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的二次电池控制系统,并将该系统安装在车辆上。具体而言,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利用第一二次电池的自发热加热第二二次电池的一部分,使得第二二次电池充分被加热,然后利用被升温的第二二次电池的一部分的自发热有阶段性地加热第二二次电池的其他部分。对第二二次电池的一部或全部是否被充分加热而言,将多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二次电池上,使得其温度在第二二次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即可。例如,当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检测端子(T端子)检测出二次电池的内部温度在使用温度范围外时关闭开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