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477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4375.5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025 , F01P7/044 , F01P7/08 , F02D29/02 , F0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及作业车辆的控制方法,该作业车辆具有发动机、由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且用于使车辆行驶的行驶装置、由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且排出压力油的第一液压泵、由自第一液压泵供给的压力油驱动且冷却发动机的冷却装置、以及控制部。控制部能够进行正常冷却控制和冷却抑制控制,该冷却抑制控制与正常冷却控制相比抑制冷却装置的运转。在进行需要提高发动机转速的第一模式至第四模式的动作时,控制部进行冷却抑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3064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80000722.4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IPC: E02F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0833 , E02F3/76 , E0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身的后方的目视确认性的推土机。推土机包括:供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9);配置于驾驶室(9)的后方的燃料箱(26);以及成为驾驶员的立足地的工作台(30)。在工作台(30)的前缘部形成有缺口部(33)。
-
公开(公告)号:CN1253339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02108416.5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IPC: B62D11/08
Abstract: 一种履带式车辆的转向装置,在左右各个输出轴上具有一对制动装置,并且通过行星齿轮装置把油压马达的驱动力传动至各个输出轴,在车辆的原地转向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由所述制动器驱动装置驱动的左右任意一方的输出轴的制动动作和从所述油压马达向所述差动转向装置的驱动力传动同时进行,然后切断从油压马达到行星齿轮装置的驱动力传动。而且,在车辆的原地转向时,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使根据斜轴转速检测器测得的车体速度达到规定值。这种履带式车辆的转向装置,与路面负荷无关、可防止在原地转向时的马达的超限旋转,同时防止发生转向时的动力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80002831.6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0866 , B60K13/04 , B60Y2200/411 , E02F3/7609 , F01N13/00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1N13/1822 , F01N2590/08
Abstract: 组装体(2a、2b)中的两个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和两个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各长度方向(A1、A2、B1、B2)沿推土机(30)的车宽方向(Y方向)延伸。组装体(2a、2b)配置为在俯视中按组装体(2a)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组装体(2a)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组装体(2b)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组装体(2b)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的顺序彼此排列。排气管(42)在俯视中位于由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配置区域(R21)、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配置区域(R22)、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与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之间的区域(R23)构成的区域(R2)内,且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021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880118853.8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004 , E02F5/32 , E02F9/16 , G05G2009/04774 , Y10T74/20396
Abstract: 为了提供无需增加配置在操作者座椅周边的操作杆等部件的数量而可以支撑操作者的身体的工作装置的操作装置,右侧操作装置(20)具备为了进行松土器(5)的升降操作而仅可以在第一方向(F1)上摆动的松土器操作杆(32)和为了进行松土器(5)的前倾/后倾操作(第二操作)而被设置于松土器操作杆(32)的前端部分的倾斜开关(34)。
-
公开(公告)号:CN1378938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08416.5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IPC: B62D11/08
Abstract: 一种履带式车辆的转向装置,在左右各个输出轴上具有一对制动装置,并且通过行星齿轮装置把油压马达的驱动力传动至各个输出轴,在车辆的原地转向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由所述制动器驱动装置驱动的左右任意一方的输出轴的制动动作和从所述油压马达向所述差动转向装置的驱动力传动同时进行,然后切断从油压马达到行星齿轮装置的驱动力传动。而且,在车辆的原地转向时,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使根据斜轴转速检测器测得的车体速度达到规定值。这种履带式车辆的转向装置,与路面负荷无关、可防止在原地转向时的马达的超限旋转,同时防止发生转向时的动力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5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80002831.6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0866 , B60K13/04 , B60Y2200/411 , E02F3/7609 , F01N13/00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1N13/1822 , F01N2590/08
Abstract: 组装体(2a、2b)中的两个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和两个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各长度方向(A1、A2、B1、B2)沿推土机(30)的车宽方向(Y方向)延伸。组装体(2a、2b)配置为在俯视中按组装体(2a)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组装体(2a)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装体(2b)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装体(2b)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的顺序彼此排列。排气管(42)在俯视中位于由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配置区域(R21)、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配置区域(R22)、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与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之间的区域(R23)构成的区域(R2)内,且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96024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880106667.2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62 , F01P3/18 , F01P2003/185 , F28D1/05366 , F28F9/002 , F28F9/02 , F28F9/0231 , F28F226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5)构成为在下主箱(16)上并排设置芯单元(31~33),并且上主箱(15)配置在相对于下主箱(16)在平面上偏置的位置,其中,将芯单元(31~33)中的各上副箱(35)配置在与上主箱(15)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由冷却水导管(60)连接各上副箱(35)的侧面和上主箱(15)的侧面。上主箱(15)在底面侧具有冷却水导入口。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02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80118853.8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004 , E02F5/32 , E02F9/16 , G05G2009/04774 , Y10T74/20396
Abstract: 为了提供无需增加配置在操作者座椅周边的操作杆等部件的数量而可以支撑操作者的身体的工作装置的操作装置,右侧操作装置(20)具备为了进行松土器(5)的升降操作而仅可以在第一方向(F1)上摆动的松土器操作杆(32)和为了进行松土器(5)的前倾/后倾操作(第二操作)而被设置于松土器操作杆(32)的前端部分的倾斜开关(34)。
-
公开(公告)号:CN107306497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80000723.9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3/7609 , B60K11/04 , B60K11/08 , B60R19/52 , B60Y2200/411 , E02F3/7604 , E02F3/7618 , E02F3/815 , E02F3/844 , E02F9/0866 , E02F9/16 , E02F9/2004 , E02F9/2271
Abstract: 前格栅(60)具有第一格栅构件(61)、第二格栅构件(62)、第一转动轴(66)和第二转动轴(63)。第一格栅构件(61)从车辆主体的左方朝向右方延伸。第二格栅构件(62)从第一格栅构件(61)进一步朝向右方延伸。第一转动轴(66)设于车辆主体的左方的侧部。第一转动轴(66)沿车辆主体的上下方向延伸而将第一格栅构件(61)支承为能够转动。第二转动轴(63)与第一转动轴(66)平行地延伸且以第二格栅构件(62)能够相对于第一格栅构件(61)转动的方式将第二格栅构件(62)与第一格栅构件(61)连结。风扇组件(70)通过以设于车辆主体的左方的侧部且与第一转动轴(66)平行地延伸的第三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而能够使其至少一部分向车辆主体的外部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