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3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722354.X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乘客与车辆之间的丰富的视觉的通讯的车辆用显示系统及车辆。车辆用显示系统(14)具备:路面描绘装置(142),其构成为向车辆(11)的外部的路面射出表示规定信息的光图案;HUD(143),其位于车辆(11)的内部,并构成为以使与车辆(11)的行驶相关的车辆行驶信息与车辆的外部的现实空间重叠的方式,向车辆(11)的乘客显示车辆行驶信息;显示控制部(140),其构成为基于与车辆相关的信息或与车辆的周围环境相关的信息,使显示于路面描绘装置(142)及HUD(143)的一方的信息显示于路面描绘装置(142)及HUD(143)中的另一方。
-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724735.1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IPC: F21S41/675 , F21V23/04 , B60Q1/14 , B60Q1/076 , F21W102/135 , F21W107/10 , F21Y115/10
Abstract: 提供防止了光扫动方式的灯的点亮时的不适感、不快感的车辆用灯与其点亮控制方法。具备:第一灯(近光灯单元)(2),其在被点亮时对所需的区域进行照明;第二灯(远光灯单元)(3),其在被点亮时对与该所需的区域不同的区域进行照明;以及点亮控制装置(5),其控制第一灯(2)与第二灯(3)的点亮。第二灯(3)构成为具备光源(31)和使从该光源出射的光扫动的扫动机构(32)(马达(34)、旋转镜(35))的光扫动方式的灯。点亮控制装置(5)在将第一灯(2)点亮时驱动第二灯(3)的扫动机构(32)。
-
-
-
公开(公告)号:CN110832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80041457.3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IPC: F21S41/675 , F21S45/43 , F21V29/503 , F21V29/67 , F21Y115/10
Abstract: 灯单元(LU1)具备:旋转反射器(22),其将从光源出射的光一边旋转一边反射并向规定方向进行扫描;以及马达(21),其对旋转反射器(22)进行旋转驱动,旋转反射器(22)(光反射叶片(221)、毂(222))和马达(21)的转子(25)(转子轭(252))一体地形成。可提高旋转反射器(22)与转子(25)相对于旋转轴(211)的安装作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677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680073186.0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Abstract: 被设置在能够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的车辆(1)上的照明装置(4)包括:照明单元(42),其被以向车辆(1)的外部照射光的方式构成;以及照明控制部(43),其被构成为:基于从包括向外部照射光的发光体(50)的交通基础设备(70)发送的照明控制信号来控制照明单元(42),使得照明单元(42)的照明状态与发光体(50)的照明状态对应。
-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8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110976.7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IPC: B60Q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实现对应于各行驶区域的最佳视觉交流的车辆用照明系统及车辆。照明系统(4)设置在以自动驾驶模式可行驶的车辆1上,包括:通过向车辆(1)的外部射出光,视觉性地提示与车辆(1)的自动驾驶关联的信息的ID灯(42)及信号灯(40L,40R);以及根据车辆(1)当前位于的当前行驶区域,变更规定的条件下的ID灯(42)及信号灯(40L,40R)的视觉形态的照明控制单元(43)。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601263.2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Inventor: 滝井直树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电动马达以及使用了该马达的灯具。马达(24)具备:输出轴(51);将输出轴(51)支承旋转自如、且至少外周面的一部分为金属制的轴承部(52);金属制的芯(67),其形成供轴承部(52)压入的压入孔(73);基板(85),其在输出轴(51)的延伸方向上与芯(67)隔开规定的间隔地配置,并被供给电力;保护部件(74),其形成供轴承部(52)插入的贯通孔(78),并在输出轴(51)的延伸方向上配置于芯(67)与基板(85)之间。保护部件(74)的抵接部(76)与轴承部(52)的外周面相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