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2537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80034603.3

    申请日:201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其在制冷运转、采暖运转中都可以发挥喷射器的效果,可以降低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的消耗功率。切换制冷运转和采暖运转进行运转的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10)由高温侧制冷剂回路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两个回路构成,该高温侧制冷剂回路由喷射器(18)的喷出部(18c)、压缩机(11)、四通阀(12b)、中间热交换器(90)、第二热交换器(17b)、喷射器的吸嘴部(18a)构建而成,该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由喷射器的喷出部(18c)、压缩机(11)、四通阀(12a)、热交换器(13a)、膨胀阀(14)、膨胀阀(16)、第一热交换器(17a)、喷射器的吸引部(18b)构成。使连接膨胀阀(14)和膨胀阀(16)的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管道与连接中间热交换器(90)和第二热交换器(17b)的高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管道合流,形成从高温侧制冷剂回路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双方流过制冷剂的公共制冷剂回路,在该公共制冷剂回路中安装了空气调节用膨胀阀(15)。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253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603.3

    申请日:201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热水供给系统,其在制冷运转、采暖运转中都可以发挥喷射器的效果,可以降低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的消耗功率。切换制冷运转和采暖运转进行运转的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10)由高温侧制冷剂回路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两个回路构成,该高温侧制冷剂回路由喷射器(18)的喷出部(18c)、压缩机(11)、四通阀(12b)、中间热交换器(90)、第二热交换器(17b)、喷射器的吸嘴部(18a)构建而成,该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由喷射器的喷出部(18c)、压缩机(11)、四通阀(12a)、热交换器(13a)、膨胀阀(14)、膨胀阀(16)、第一热交换器(17a)、喷射器的吸引部(18b)构成。使连接膨胀阀(14)和膨胀阀(16)的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管道与连接中间热交换器(90)和第二热交换器(17b)的高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管道合流,形成从高温侧制冷剂回路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的双方流过制冷剂的公共制冷剂回路,在该公共制冷剂回路中安装了空气调节用膨胀阀(15)。

    空调机的性能诊断装置以及性能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7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80083310.6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性能诊断装置具备:数据收集部,其收集并记录空调机的运转数据;设备特性数据库,其是收罗满足空调机的规格的运转条件的数据群,还具备:基准数据制作部,其使用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和设备特性数据库,计算个别特性曲面数据;以及性能评价部,其对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的一部分和个别特性曲面数据进行比较,进行空调机的性能的评价,个别特性曲面数据是以与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对应的方式来对设备特性数据库进行修正而得到的数据。由此,能够无论空调负荷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检测空调机的性能劣化,可以明确是否需要空调机的维护作业。

    空调机的性能诊断装置以及性能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79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80083310.6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性能诊断装置具备:数据收集部,其收集并记录空调机的运转数据;设备特性数据库,其是收罗满足空调机的规格的运转条件的数据群,还具备:基准数据制作部,其使用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和设备特性数据库,计算个别特性曲面数据;以及性能评价部,其对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的一部分和个别特性曲面数据进行比较,进行空调机的性能的评价,个别特性曲面数据是以与数据收集部所具有的运转数据对应的方式来对设备特性数据库进行修正而得到的数据。由此,能够无论空调负荷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检测空调机的性能劣化,可以明确是否需要空调机的维护作业。

    三流体热交换器以及使用了该三流体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供热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2934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3644.5

    申请日:2010-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66 F28D7/0041 F28D7/08 F28D7/10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实现空气调节循环、供热水循环以及自然能源循环所使用的三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与小型化。三流体热交换器使用于具有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供热水用制冷剂回路、利用自然能源的温水制冷剂回路的空气调节供热水系统,并且在空气调节用制冷剂、供热水用制冷剂、温水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该三流体热交换器由空气调节用制冷剂与供热水用制冷剂所分别流动的多个内管(101、102)、以及内包多个内管且温水制冷剂(113)所流动的外壳(103)形成,内管(101、102)彼此在外壳(103)内形成由直行部分与弯曲部分构成的平面状的蛇行形状,分隔内管的各直行部分的分隔板(104)与该直行部分并行地在外壳(103)内形成矩形部,并且形成贯通内管的弯曲部分的开孔部。

    三流体热交换器以及使用了该三流体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供热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6293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80063644.5

    申请日:2010-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66 F28D7/0041 F28D7/08 F28D7/10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实现空气调节循环、供热水循环以及自然能源循环所使用的三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器的导热性能与小型化。三流体热交换器使用于具有空气调节用制冷剂回路、供热水用制冷剂回路、利用自然能源的温水制冷剂回路的空气调节供热水系统,并且在空气调节用制冷剂、供热水用制冷剂、温水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该三流体热交换器由空气调节用制冷剂与供热水用制冷剂所分别流动的多个内管(101、102)、以及内包多个内管且温水制冷剂(113)所流动的外壳(103)形成,内管(101、102)彼此在外壳(103)内形成由直行部分与弯曲部分构成的平面状的蛇行形状,分隔内管的各直行部分的分隔板(104)与该直行部分并行地在外壳(103)内形成矩形部,并且形成贯通内管的弯曲部分的开孔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