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48734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32160.7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3/104 , F02B23/105 , F02B2023/103 , F02B2075/125 , F02M61/1806 , F02M61/1853 , Y02T10/123 ,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缸内直接喷射式发动机,设有:在冷机启动时形成朝向火花塞(4)的电极部(4A)的方向的空气流动的上侧喷雾(10);与上侧喷雾(10)产生的空气流动相比朝向火花塞(4)的电极部(4A)的中心喷雾(11);以及在全开条件下向壁面的燃料附着很少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的侧方喷雾(12a~12d)。由此,可以同时实现用于降低排气、提高排气温度的冷机启动时的点火延迟、和全开条件下的输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4545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22667.X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402 , F02D41/047 , F02D41/064 , F02D41/3023 , F02D41/401 , F02D2041/001 , F02D2200/0802 ,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内喷射发动机及其控制装置,通过在活塞下死点附近喷射用于向火花塞层状化的燃料从而减少燃料附着于活塞,同时通过将吸气阀的关闭时期设定为活塞移动速度达最大的压缩冲程中期,因压缩冲程的活塞上升使得从燃烧室向吸气管流出,通过由此产生的上升流使混合气在火花塞周围层状化。因此,能够实现在冷气起动时的高速空转下通过抑制活塞附着带来的粒子状物质的减少、以及基于混合气在火花塞周围层状化的点火滞后燃料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06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08918.5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61/1806 , F01N3/10 , F01N11/00 , F02B23/104 , F02B23/105 , F02B2023/103 , F02D41/064 , F02D41/3029 , F02M61/1826 , F02M61/1853 , F02M63/0225 ,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缸内喷射型内燃机、以及用于缸内喷射型内燃机的喷射器,能够兼顾冷起动时为了降低排气、提高排气温度而点火延迟时的燃烧稳定性和全开条件下降低黑灰。喷射器在喷嘴前端具备多个燃料通路,该多个燃料通路具有相对于阀体的动作轴线倾斜的轴线,燃料通路内的至少三个燃料通路的倾斜轴线都不交叉而具有扩展角度,在相对于阀体的动作轴线呈直角的面内形成三点喷射点,该三点喷射点形成三角形,还具备在该三角形的中心周边具有喷射点的至少一个中心指向用燃料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948734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610132160.7
申请日:2006-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3/104 , F02B23/105 , F02B2023/103 , F02B2075/125 , F02M61/1806 , F02M61/1853 , Y02T10/123 ,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缸内直接喷射式发动机,设有:在冷机启动时形成朝向火花塞(4)的电极部(4A)的方向的空气流动的上侧喷雾(10);与上侧喷雾(10)产生的空气流动相比朝向火花塞(4)的电极部(4A)的中心喷雾(11);以及在全开条件下向壁面的燃料附着很少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的侧方喷雾(12a~12d)。由此,可以同时实现用于降低排气、提高排气温度的冷机启动时的点火延迟、和全开条件下的输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721771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79914.2
申请日:2005-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2/02 , F24H2240/00 , Y02B30/14 , Y02E20/14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一般家庭中适应各个需要者的消费电量和消费热量,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简单的应对的家庭用热电联供系统。热电联供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能量发生装置:具有输送电能以及热能的套管的多个电·热能发生模块;由机械动力发生装置和热泵装置形成、且具有输送热能的套管的多个热能发生模块;以及具有多个该能量发生模块和接受电能以及热能的套管,且集约来自各个模块的能量并向需要侧进行供给的基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