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5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6937.6
申请日:2018-01-17
IPC: H01L21/336 , H01L29/78 , H01L21/28 , H01L21/316 , H01L21/768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9/417
Abstract: 通过进行H2退火而使层间绝缘膜(10)致密化。通过进行这样的致密化,与不进行致密化的情况相比,层间绝缘膜(10)变硬。因此,即使在对于层间绝缘膜(10)形成接触孔(10a、10b)后进行成为高温的加热工序,也抑制接触孔(10a、10b)的侧壁的角部变圆。由此,即使成为金属电极的Al-Si层(9d、31c)向接触孔(10a、10b)内的进入量较多,也抑制基于应力的层间绝缘膜(10)的变形,抑制因该应力而使栅极绝缘膜(7)产生裂纹。
-
-
公开(公告)号:CN1172763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0705.5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9/16 , H01L29/08 , H01L29/423 , H01L29/10 , H01L21/02 , H01L29/66 , H01L21/66 , H01L21/04 , H01L29/739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作为测定对象层的n型的碳化硅层外延生长;在使上述碳化硅层外延生长后,使上述碳化硅层的表面电子稳定化;以及在上述表面电子的稳定化后,在涂布电荷而使上述碳化硅层的表面带电后,通过测定上述碳化硅层的表面电位而测定该碳化硅层的n型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42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80060210.3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1/822 , H01L27/04 , H01L21/8234 , H01L27/06 , H01L27/088 , H01L29/06 , H01L29/78 , H01L29/12 , H01L29/861 , H01L29/86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衬底,该半导体衬底具有形成有主开关元件构造的有源区域、形成有感测开关元件构造的电流感测区域、以及位于上述有源区域和上述电流感测区域的周围的周边区域。上述半导体衬底是在 方向上具有偏离角的4H-SiC衬底。上述电流感测区域在沿着 方向观察时配置在不存在上述有源区域的范围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82621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080036895.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通过用外延层构成源极区域(4),减小基极区域(3)的厚度的不均,抑制阈值Vt的不均。此外,关于栅极沟槽(6)的侧面,在单元部(RC)的外侧,与单元部内的源极区域中的与基极区域相接的由外延层构成的部分相比,相对于衬底(1)的主表面的法线方向倾斜。由此,使得栅极绝缘膜单元部的外部也成为厚度较厚的厚膜部。(7)即使在单元部内成为厚度较薄的薄膜部,在
-
-
公开(公告)号:CN110235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80006937.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1/336 , H01L29/78 , H01L21/28 , H01L21/316 , H01L21/768 , H01L29/06 , H01L29/12 , H01L29/417
Abstract: 通过进行H2退火而使层间绝缘膜(10)致密化。通过进行这样的致密化,与不进行致密化的情况相比,层间绝缘膜(10)变硬。因此,即使在对于层间绝缘膜(10)形成接触孔(10a、10b)后进行成为高温的加热工序,也抑制接触孔(10a、10b)的侧壁的角部变圆。由此,即使成为金属电极的Al-Si层(9d、31c)向接触孔(10a、10b)内的进入量较多,也抑制基于应力的层间绝缘膜(10)的变形,抑制因该应力而使栅极绝缘膜(7)产生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62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80036895.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通过用外延层构成源极区域(4),减小基极区域(3)的厚度的不均,抑制阈值Vt的不均。此外,关于栅极沟槽(6)的侧面,在单元部(RC)的外侧,与单元部内的源极区域中的与基极区域相接的由外延层构成的部分相比,相对于衬底(1)的主表面的法线方向倾斜。由此,使得栅极绝缘膜(7)即使在单元部内成为厚度较薄的薄膜部,在单元部的外部也成为厚度较厚的厚膜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