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429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0196295.2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大转动惯量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电机实际转速,计算电机的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2)的偏差值经速度调节器输出电流的参考值;3)根据电机升速、降速状态,执行相应的惯量补偿策略,4)转矩电流与转矩电流调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比较值经电流调节器得到交轴、直轴电压的输出值;5)得到交轴、直轴电压的参考值,6)根据交轴、直轴电压的参考值,执行空间矢量算法,得到PWM驱动信号,控制三相逆变桥驱动电机运行。本发明在转速电流双环矢量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电压前馈解耦和转动惯量前馈控制环节,对电机电流进行了实时动态补偿,加快了对大转动惯量负载的动态响应,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0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31861.9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LC的飞轮能量管理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基于PLC的飞轮能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和与所述上位机通讯连接的下位机,所述下位机用于连接外部能量管理系统和飞轮阵列储能系统,所述下位机与所述飞轮阵列储能系统中的PCS通讯连接,所述下位机与所述飞轮阵列储能系统中的每个飞轮通讯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实时显示、记录PCS、飞轮以及所述外部能量管理系统的各项数据;所述下位机包括CPU以及与所述CPU相连接的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本发明指令几乎无延时、可扩展功能多。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2374.X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H02J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轮储能阵列的功率分配策略、系统、终端、介质,功率分配策略包括以下步骤:飞轮储能系统总控单元接收能量管理系统EMS下发指令,计算总功率指令值对所述飞轮进行功率分配;根据所述飞轮当前转速定义系数,根据系数和总功率指令值计算所述飞轮进行充电或放电所需的功率指令值;对得到的充电或放电所需的功率指令值,分别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指令重新分配给可以进行充电或放电的所述飞轮。本发明在等时长放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剩余能量的功率分配策略。改进的SOE功率分配策略不仅提高了飞轮储能阵列的充放电一致性,也简化了程序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9968.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再生能量吸收利用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线柜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信号传输至检测模块,牵引网的电压与直流母线的电压相等,馈线柜分别检测上行牵引网的电流信号和下行牵引网的电流信号传输至检测模块,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量,输送给控制模块进行分析计算;上行牵引网或下行牵引网电流小于0,并且上行牵引网或下行牵引网的电压达到设定电压阈值,则控制模块输出能量吸收信号,能量吸收利用装置按照控制模块给出的能量吸收功率进行能量吸收。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可以有效进行再生能量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567746.0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反馈的闭环I/F控制方法及其变频器控制系统。将电机三相电流进行变换得到电机直轴、交轴的电压电流,计算电机的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提取有功功率的高频分量得到转速的增量,转速增量补偿到设定转速中,再经积分器得到所需的电流矢量角,以此增加系统的阻尼转矩分量;计算设定无功功率与实际无功功率的偏差,通过经PI调节后得到偏差需要补偿的交轴电流,叠加到原有的交轴转矩电流得到新的交轴转矩电流设定值,以平衡负载转矩的变化;直轴电流设定值和新的交轴转矩电流设定值再与电机实际反馈电流的差值经PI调节器产生所需电压值,电压值再通过park逆变换和空间矢量变换经逆变器转换为电压输出到电机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4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100482.7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H02P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刷直流电机硬件换相电路,直流电源的正端与Buck变换器的第1脚连接,负端与Buck变换器的第2脚连接,Buck变换器的第3脚与三相逆变桥的第1脚连接,Buck变换器的第4脚与三相逆变桥的第2脚连接,三相逆变桥的第3脚、第4脚、第5脚按顺序与无刷直流电机的A、B、C三相绕组对应连接,DSP控制板与Buck变换器相连,所述的硬件换相电路均与三相逆变桥、无刷直流电机相连接。本发明采用硬件换相电路代替软件换相,节约了控制芯片的I/O口,减少了程序复杂性,为防止直流母线短路,同一桥臂的开关管驱动信号增加了互锁电路,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91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59578.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H02P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整流桥、逆变桥、控制板,设置在所述的整流桥的两输出端之间的母线电容,以及防止对母线电容充电时电流过流的预充电电路,所述的预充电电路包括设置在整流桥正极输出端的充电电阻、直流变换电源以及防过流直流接触器,其中,所述的直流变换电源的输入端与整流桥的输出相连接,所述的防过流直流接触器的继电器线圈串接在直流变换电源的输出侧,所述的防过流直流接触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与所述的充电电阻并联设置。本发明用并联在母线电容两侧的直流电压源控制接触器代替了原有的DSP控制信号,只要二极管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达到一定值,便可以自动吸合,将充电电阻短接,无需DSP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9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267232.1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G06F15/163 , G06F9/48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完全对称多处理微控制器的操作控制方法及操作系统,所述的控制方法由特权处理器负责多处理器间的进程调度和资源分配,所有处理器都处理单处理器内的进程调度和资源分配,多处理器之间通过核间通讯IPC进行数据交换。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任务调度、驱动管理和应用工具链等功能,通过本发明的的进程管理器、驱动管理器以及应用的编译链接器,以实现在单一系统下协调控制多颗处理核心的目标,从而提高系统执行效率、降低应用设计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74227.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IPC: H02M5/458 , H02M7/5387 , H02M1/32 , G01R19/00 , H03K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快速可调式变频器及控制方法,所述的频率快速可调式变频器包括可控硅整流桥,三相逆变桥,分别用以采集负载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的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输出连接的控制板,与所述的控制板通讯连接的整流器相控板,所述的整流器相控板与所述的可控硅整流桥可控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的三相逆变桥的PWM驱动模块与所述的控制板通讯连接。本发明利用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检测负载,实现了状态的实时反馈,而且通过整流器相控板控制可控硅整流桥,实现了输入电压的可控可调,便于后续变频时电压的同步调节,提高了控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42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196295.2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大转动惯量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电机实际转速,计算电机的转矩电流和励磁电流,2)的偏差值经速度调节器输出电流的参考值;3)根据电机升速、降速状态,执行相应的惯量补偿策略,4)转矩电流与转矩电流调节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比较值经电流调节器得到交轴、直轴电压的输出值;5)得到交轴、直轴电压的参考值,6)根据交轴、直轴电压的参考值,执行空间矢量算法,得到PWM驱动信号,控制三相逆变桥驱动电机运行。本发明在转速电流双环矢量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电压前馈解耦和转动惯量前馈控制环节,对电机电流进行了实时动态补偿,加快了对大转动惯量负载的动态响应,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