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9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19116.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再结晶温度的钨合金的制备方法。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再结晶温度的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混合烧结;将金属钨与弥散颗粒混合,并烧结为柱状烧结生坯;步骤二:锻造加工;对烧结生坯锻造加工,直到尺寸满足要求;步骤三:退火;对锻造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退火。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能制备得到完全致密的钨块体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钨基材料的微观组织,使得钨棒材的低温韧性和再结晶温度大幅度提高。并且该方法制备的材料成本低,适宜制造大尺寸和工程化的钨块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9627.3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其中冷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语热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混合后的检测水流经多个平行布置的待测样品,流经待测样品的水分别回流到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中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系统分为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两部分,液冷源和加热源为室外设备,变频流量控制系统、实验操作台、电气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为室内设备,两部分的分开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所处环境对待测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干扰,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6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0187.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C22C1/05 , C22C1/10 , C22C27/04 , C22C32/00 , B22F9/08 , B22F3/10 , B22F3/17 , B22F3/24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室温韧性块体钨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具有室温韧性块体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粉末及烧结;制备钨材料粉末,并将粉末烧结到指定尺寸,形成颗粒弥散强化钨合金棒;步骤2:加热;将烧结后产物加热并锻打加工;步骤3:退火;对锻打完成的产品进行退火。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能有效的降低钨材料中的氧含量,同时使钨材料塑性和强度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该工艺制备得到的钨块体材料具备明显的纤维织构,可以使钨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降低到室温,即在室温下就能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该工艺路线是在传统钨材料的制备方法上通过改良提到,适合进行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0438.X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活化钢和钨全固溶体接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确定过渡层材料;根据母材和过渡层材料性质,确定过渡层材料,焊接结构位;步骤二:打磨和清洗;将过渡层材料和母材进行打磨和超声清洗,对母材表面进行金属沉积;步骤三:清洗和装配;母材钨合金进行打磨和超声清洗并风干,采用工装把钒箔带和磁控溅射后的低活化钢样品,以及钨合金按照钨合金/钒箔带/铬涂层/低活化钢的顺序自上而下组装样品,并置于真空热压炉中;步骤四:真空热压烧结;对步骤三的产品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解决钨和低活化钢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避免在钨和低活化钢之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9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659627.3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其中冷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语热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混合后的检测水流经多个平行布置的待测样品,流经待测样品的水分别回流到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中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系统分为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两部分,液冷源和加热源为室外设备,变频流量控制系统、实验操作台、电气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为室内设备,两部分的分开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所处环境对待测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干扰,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8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650438.X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活化钢和钨全固溶体接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确定过渡层材料;根据母材和过渡层材料性质,确定过渡层材料,焊接结构位;步骤二:打磨和清洗;将过渡层材料和母材进行打磨和超声清洗,对母材表面进行金属沉积;步骤三:清洗和装配;母材钨合金进行打磨和超声清洗并风干,采用工装把钒箔带和磁控溅射后的低活化钢样品,以及钨合金按照钨合金/钒箔带/铬涂层/低活化钢的顺序自上而下组装样品,并置于真空热压炉中;步骤四:真空热压烧结;对步骤三的产品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解决钨和低活化钢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避免在钨和低活化钢之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60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650076.4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异种材料的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步钎焊法制备W/Cu模块的方法。一步钎焊法制备W/Cu模块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在焊接前对所有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将处理过的材料固定,步骤三:将装配好的待焊接部件放入真空炉中进行焊接。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该焊接方法工艺简单,焊接时间较短,在钨与铜合金中间加入的纯铜薄板可以有效的缓解在高温下钨与铜合金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巨大引起的内应力。此方法较在钨表面浇铸纯铜并与铜合金焊接的方法更为简便,节省成本及时间,且焊接效果相当,可靠性好,能够承受5~20MW/m2的稳态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651823.6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原位纳米氧化锆粒子弥散增强钨合金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母合金粉制备;进行母金原料的混合和球磨;步骤2:复合粉末制备;二次混合和球磨;步骤3:粉末烧结;烧结和冷却。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相比于常规的通过直接添加第二相粒子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通过直接在合金粉末制备过程中添加非晶粒子,在烧结过程中通过非晶的分解原位生成第二相粒子,保证了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和分布。这种控制作用主要在于第二相粒子是由非晶的分解而来,另外在与烧结方式和烧结参数的控制。该方法工艺重复性好,质量易控,造价便宜,可用于聚变堆面向等离子材料中钨材料的大规模制备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474697.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颗粒弥散强化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含钇非晶中间合金,将钨粉末与含钇非晶中间合金通过高能球磨制成母合金;然后将母合金与大量的钨粉按照计量比进行机械混合;再通过高温烧结制备成为钨烧结坯,在烧结过程中实现氧化钇的原位形成。其优点在于:由于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直接生成氧化钇颗粒,不需要添加额外增强相;该原位氧化钇颗粒在钨基体中分布均匀,可以与基本形成半共格的界面;克服了钨粉末直接添加氧化钇而导致的烧结过程中形成粗大第二相颗粒。本发明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粉末制备,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制备的氧化钇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8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66308.2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真空钎焊用夹具。一种新型真空钎焊用夹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置平行固定的侧板,在侧板上方设置与底板平行的承力梁,在承力梁上设置夹紧组件,工件被夹紧组件和底板夹紧。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夹具解决了普通夹具的定位偏差及不同模块间的平等度匹配问题,通过上下固定块及上下弹片的设计将螺母施加的作用力转变为沿螺栓柱的均衡作用力,并通过底板及螺栓柱的配合使得该作用力通过定位块实现不同模块间的准确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