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37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76505.7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组装和分解的Strep-tag多肽标记的生物分子衍生化基质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Strep-tag多肽可与负载有Strep-Tactin蛋白的基质相结合的特性,可在不同基质表面连接多肽。将生物靶向分子进行化学衍生形成生物分子-Strep-tag偶联物,通过Strep-tag与Strep-Tactin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生物分子-Strep-tag偶联物固定于基质表面。加入生物素后,生物素与Strep-Tactin的竞争结合会破坏生物分子与基质的连接,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可逆捕获和释放。本发明制备及使用过程简单、快速,并且重复性好,可广泛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细胞捕获和释放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78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38579.8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组装和分解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磁性纳米材料与阳离子聚合物孵育,再往其表面组装水溶性量子点制得荧光磁性纳米材料,之后将海藻酸钠与量子点包被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孵育得到海藻酸钠修饰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再利用交联剂的桥联作用经层层自组装将多层海藻酸钠组装于荧光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制得可逆组装和分解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将该荧光磁性纳米材料经交联剂活化后与生物分子-海藻酸钠偶联物孵育得到可逆组装和分解的纳米生物探针。纳米生物探针通过交联剂和EDTA实现生物靶向分子的捕获和释放。本发明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09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677697.0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武汉顺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15/14 , G01N33/543 , G01N33/57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可牺牲、分形结构磷酸锌纳米基底及其制备方法。该磷酸锌纳米基底以生长于透明基底的氧化锌纳米线为起始原料,在磷酸根和镁离子的影响下,采用低温水热的方法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磷酸锌纳米基底捕获、释放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磷酸锌纳米基底表面修饰羧基;活化羧基,修饰特异性识别靶细胞的生物分子;捕获CTC;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柠檬酸钠溶解磷酸锌纳米基底,释放肿瘤细胞。本发明制备的基底具有捕获循环肿瘤细胞效率高、灵敏度高、易操作、重现性好等特点。同时,采用柠檬酸钠溶解基底,释放的肿瘤细胞活性高,可进行分子水平分析、耐药性研究,对于肿瘤细胞的后续研究具有潜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0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77697.0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武汉顺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15/14 , G01N33/543 , G01N33/57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可牺牲、分形结构磷酸锌纳米基底及其制备方法。该磷酸锌纳米基底以生长于透明基底的氧化锌纳米线为起始原料,在磷酸根和镁离子的影响下,采用低温水热的方法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磷酸锌纳米基底捕获、释放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磷酸锌纳米基底表面修饰羧基;活化羧基,修饰特异性识别靶细胞的生物分子;捕获CTC;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柠檬酸钠溶解磷酸锌纳米基底,释放肿瘤细胞。本发明制备的基底具有捕获循环肿瘤细胞效率高、灵敏度高、易操作、重现性好等特点。同时,采用柠檬酸钠溶解基底,释放的肿瘤细胞活性高,可进行分子水平分析、耐药性研究,对于肿瘤细胞的后续研究具有潜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21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48076.4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活体的三维网络生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化学及材料领域。通过在金纳米管修饰的三维网络材料上修饰上生物分子,再将其裁剪成长条状拖拽嵌入中空细管使其部分裸露在细管外部,得到用于活体的三维网络生物探针。本发明的探针可广泛应用到生物医学中,如活体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等特定细胞的分离、外泌体的分离、游离RNA的分离、蛋白的分离等;其使用方法为:将将留置针穿刺进入活体静脉血管,拔出留置针的钢针,将探针封闭后通过留置针的软管插入到血管之中,后端用肝素帽密封。本发明探针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强韧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既可以固定大量的生物分子,又可以在激光照射下可产生光热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05017.1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泡沫金属作为模板,用微流控芯片材料将其结构完整复制,再除去金属模板得到三维多孔材料;再将其硅烷化修饰,孔隙中填充温敏材料,与微流控芯片整合后,除掉温敏材料得到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将三维多孔材料表面的功能基团活化后与生物分子偶联得到三维多孔微流控检测芯片。本发明的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可用于生物医学分析中,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本发明的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具有多孔性、高透明性、强韧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三维多孔结构可以固定大量的生物分子,能够高效率、高通量地对待测物进行分离。本发明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的制备简便易行、成本低、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78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338579.8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组装和分解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磁性纳米材料与阳离子聚合物孵育,再往其表面组装水溶性量子点制得荧光磁性纳米材料,之后将海藻酸钠与量子点包被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孵育得到海藻酸钠修饰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再利用交联剂的桥联作用经层层自组装将多层海藻酸钠组装于荧光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制得可逆组装和分解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将该荧光磁性纳米材料经交联剂活化后与生物分子-海藻酸钠偶联物孵育得到可逆组装和分解的纳米生物探针。纳米生物探针通过交联剂和EDTA实现生物靶向分子的捕获和释放。本发明的荧光磁性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探针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41417.3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以泡沫金属为模板,用天然高分子溶液将其结构完整复制,除去泡沫金属后得到三维多孔材料。三维多孔材料的表面进行功能基团的修饰与活化后,能够与生物分子偶联;将得到的生物分子修饰的三维多孔材料和芯片整合,可得到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本发明的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可用于生物医学中,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和培养后移植等。本发明中的材料具有易于批量化制备、高透光性、多孔性、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目标物的高效分离,及目标细胞的快速原位扩增和移植。本发明可为癌症研究和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提供新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719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705017.1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泡沫金属作为模板,用微流控芯片材料将其结构完整复制,再除去金属模板得到三维多孔材料;再将其硅烷化修饰,孔隙中填充温敏材料,与微流控芯片整合后,除掉温敏材料得到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将三维多孔材料表面的功能基团活化后与生物分子偶联得到三维多孔微流控检测芯片。本发明的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可用于生物医学分析中,如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本发明的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具有多孔性、高透明性、强韧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三维多孔结构可以固定大量的生物分子,能够高效率、高通量地对待测物进行分离。本发明三维多孔微流控芯片的制备简便易行、成本低、重复性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