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节能型热轧带钢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24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626268.1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节能型热轧带钢生产线,主要由连铸中间包、结晶器、除鳞机、粗轧机、摆剪、中间坯推床、热卷箱、滚动剪、废钢移出装置、均热炉、中间冷却装置、除鳞机、精轧机、层流冷却装置、感应均热装置、飞剪、卷取机组成,其中间冷却装置设在均热炉与精轧机间;废钢移除装置设在滚动剪后;废钢移除装置不与均热炉相通;移动式热卷箱设在中间坯推床与滚动剪之间;感应均热装置设在层流冷却装置与飞剪之间。使用方法:冶炼;铸成坯;第一次除鳞;粗轧;加热;冷却;第二次除鳞;精轧;冷却;电磁感应加热;卷取。本发明既具奥氏体轧制,又能铁素体轧制;还能单坯轧制和连续轧制。产品力学性能均匀,综合能耗低,且产品厚度覆盖范围广。

    一种高含P和S的高磁感无取向硅钢极薄带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3894.3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一种高含P和S的高磁性能无取向硅钢极薄带,其组分及wt%为:P:0.16~1.38%,S:0.007%~0.21%,Si:2~5%,Al:0.001~0.03%,Mn:不超过0.02%;生产方法:熔炼在氩气压力下进行喷铸甩带;进行平整;在氩气保护气氛下进行退火;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待用。本发明在保证无取向硅钢薄带的B50≥1.60T,Pt1.0/400≤17.43W/kg前提下,不仅能利用P和S元素对熔体黏度及流动性的改善可以获得表面质量更好、厚度更为均匀的无取向硅钢薄带,在后续以叠片、焊接及压片等方式制备铁芯的过程中有好的加工性。本发明由于省去了铁水预处理、RH精炼过程,无需通过热轧冷轧即可获得厚度极小的含高S、P的无取向硅钢极薄带,故耗时缩短不低于20%,随之使成本降低至少30%,且污染小、易操作。

    一种热轧在线一步法淬火配分生产QP980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6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5980.6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一种热轧在线一步法淬火配分生产QP980钢的方法,涉及一种生产QP980钢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QP980钢的塑性低且生产流程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热轧与一步法淬火配分工艺相结合,减少了冷轧过程,极大地缩短生产流程,并且获得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QP980钢,在实际应用中拥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潜力。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QP980钢生产方法,通过热轧引入的先共析铁素体和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促进碳的配分,从而进一步提高QP980钢的塑韧性。

    一种超细晶粒尺寸薄规格高锰高铝钢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81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0626267.7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一种超细晶粒尺寸薄规格高锰高铝钢,其组分及wt%为:C:0.91~1.35%,Si:0.21~0.53%,Mn:8.5~16.2%,Al:13.7~22.4%,Nb:0.11~0.23%,V:0.15~0.32%,P:≤0.018%,S:≤0.008%,N:≤0.008%;生产方法:冶炼并连铸成坯;对铸坯加热,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自然冷却至室温;冷轧;连续退火。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和工艺控制并结合Nb微合金化技术,使所述高锰高铝钢的组织得到了充分细化,同时在Nb、V微合金的析出强化等强化方式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高锰高铝钢的屈服强度在1653~1721MPa,抗拉强度在2035~2119MPa,延伸率在52~62%,且厚度更薄;其退火工艺更为简单,退火时间更短。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492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41416.8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热轧淬火配分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在淬火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前加入了贝氏体相变区间的空冷,让奥氏体先进行贝氏体相变,先形成一部分贝氏体,同时分割了奥氏体晶粒,细化了组织,相对于Q&P钢而言提高了塑韧性。本发明制备的贝/马复相980MPa级BQ&P钢的多相组织结构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后续的冲压和成形工艺,应用前景广泛。本发明做到“以热代冷”,缩短流程并节约了能源,符合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社会发展趋势。

    一种在取向硅钢中获得沿晶断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58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97301.9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一种在取向硅钢中获得沿晶断口的方法:将取向硅钢样品加工成俄歇电子能谱仪标准试样;对标准试样进行表面清理;充氢:将标准试样所设定的预设断口处放入充氢装置的含硫脲溶液中,并使取向硅钢样品为阴极;将铂片置入并作为阳极;阴极充氢电流为1.25~1.35A,充氢电流密度在0.1~0.8A/m2,充氢时间在12~50h,充氢电压为36~39V;进行表面分析。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用时短,所用毒化剂是硫脲,从而避免了采用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作为毒化剂,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威胁的问题,且所获得的取向硅钢断口均为典型沿晶断口,适用于取向硅钢晶界偏聚行为以及晶界微区成分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