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2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6049.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立井的煤矿运输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钢丝绳、左箕斗与右箕斗;驱动装置的底部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包括运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固定部分与钢丝绳固定,钢丝绳上套有前滑轮组、后滑轮组与顶滑轮组,钢丝绳位于主立井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左箕斗与右箕斗,应用时,先使运动部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在固定部分上向前或向后移动,再由运动部分带动钢丝绳移动,然后由钢丝绳带动左箕斗与右箕斗上升或下降,由此实现装满煤炭的箕斗上升,卸载煤炭的箕斗下降的效果;不使用摩擦力驱动,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则使用时较为安全;钢丝绳之间没有载荷偏差,可以提升钢丝绳的数量,故提升了承载能力。因此,本设计使用时较为安全,且对于煤炭的承载重量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3646.4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包括:柱塞马达、变量控制阀、伺服阀、截止阀及安全阀;液压油源的高压油口经过截止阀后与柱塞马达连通,变量控制阀的第一工作口及第二工作口与柱塞马达的工作口连通,变量控制阀的第三工作口及第四工作口与伺服阀的工作口连通,变量控制阀的第五工作口与截止阀的出油口连通,变量控制阀的第六工作口与液压油源的低压油口连通,截止阀的出油口与变量控制阀的第五工作口连通,截止阀的卸载控制油口与液压油源的低压油口连通。本设计不仅可以通过变量控制阀及伺服阀的比例位置实现液压马达的双向变量控制,而且可以通过改变伺服阀加载幅值进而精确的对柱塞马达进行无极调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56307.2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胜利 , 霍小剑 , 李海军 , 赵光辉 , 苏二换 , 张建华 , 胡发国 , 覃刚 , 全向军 , 王吉明 , 颜杰 , 王炜 , 张国营 , 王斌 , 毛炳坤 , 陈玮 , 范中华
IPC: E21C4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矿卡提升设备的露天矿半连续原煤运输工艺,首先载煤车由采煤工作面沿矿山路爬坡运行至煤顶板集合处,然后载煤车经由设置于煤顶板集合处至破碎站台阶之间的矿卡提升设备进行高度提升,提升至破碎站台阶,最后载煤车沿矿山公路运行至半固定破碎站,进行煤炭卸载,最后空载车原路返回,载煤车与空载车同步经由矿卡提升设备进行升降时,相对运行互为配重;本设计在应用中,降低了车辆的运行距离,尤其是减少了载煤车爬坡的过程,将载煤车最恶劣的行驶工况改用矿卡提升设备进行提升,不仅提高了运行的效率,降低了载煤车的燃油消耗,而且减少了车辆与排土车的交叉运行,大大降低了行车风险。因此,本设计不仅生产效率较高,而且较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7349.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7/00
Abstract: 一种整体自主移设系统,包括垂直升降系统、倾斜滑移系统与水平横纵移系统;垂直升降系统包括主支撑梁、桩腿与升降单元,主支撑梁通过升降单元安装在桩腿上,主支撑梁上安装有铰支座;倾斜滑移系统包括滑移支撑体、铰轴与连接件,滑移支撑体通过铰轴与铰支座连接,滑移支撑体上滑动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端帮输送系统连接;水平横纵移系统包括连接支撑体、横纵移滑块、横移单元、纵移单元与顶升单元,连接支撑体与桩腿连接,横纵移滑块通过导轨挂钩安装在连接支撑体底部,横移单元两端分别与横纵移滑块、连接支撑体连接,纵移单元两端分别与横纵移滑块、导轨挂钩连接,顶升单元与横纵移滑块连接。本设计不仅适应性好,而且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4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41845.0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叠加式补偿油缸可调液压锁,所述叠加式补偿油缸可调液压锁包括盖板、过渡板、止挡密封杆、梭阀、控制活塞、阀体、左电磁换向阀、右电磁换向阀;所述阀体内腔的左侧插接有左阀芯组件,阀体内腔的右侧插接有右阀芯组件,左阀芯组件与右阀芯组件的结构相同,左阀芯组件与右阀芯组件位于阀体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阀体内腔中央处设置有控制活塞,控制活塞的左右两端各与左阀芯组件、右阀芯组件连接。本设计能够避免油缸在受到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负载时液压锁出现失压和超压的问题,防止液压锁出现误关或误开,压损较小降低了负载变化对液压锁的影响,受外部负载影响较小,提高了液压锁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1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37722.6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21/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抛锚装置以及抛锚方法,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抛锚装置包括锚机、测速机构和制动机构。锚机包括锚链轮,所述锚链轮上缠绕有锚链;所述测速机构位于所述锚链轮的一侧相连,所述制动机构包括电磁比例调压阀、电磁二位四通换向阀、制动油缸和制动带,所述电磁比例调压阀与所述测速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制动带包覆在所述锚链轮的外周壁上,所述制动带的端部与所述制动油缸的活塞杆相铰接,所述制动油缸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磁比例调压阀的输入电信号的不同,带动所述制动带对所述锚链轮产生不同的包覆力。本公开通过抛锚装置,可以保证锚链在一定的速度区间内快速下放,降低了因舰员操作失误导致的丢锚事故,甚至是伤亡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37685.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21/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掣链器,包括:支架;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插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滚轮活动套装在所述转轴上;闸刀组件,包括:闸刀块和闸刀控制件,所述闸刀块的第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闸刀块的转动中轴线与所述转轴垂直,在所述闸刀块的转动中轴线的轴向上,所述闸刀块和所述转轴间隔分布,所述闸刀控制件位于所述支架上且用于控制所述闸刀块转动;锁止组件,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锁止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闸刀块沿所述闸刀块的转动中轴线的轴向滑动。本公开能在闸刀块出现磨损时仍牢固地将锚链锁止住,延长了闸刀的维护更换周期,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804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971285.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换向阀,属于电磁控制领域。在电磁换向阀处于未通电的调试状态时,工作人员可推动圆柱按钮在壳体内沿圆柱按钮的轴向移动,从而推动与圆柱按钮连接的推动件移动,推动件推动阀芯的位置发生变化。随圆柱按钮的移动,圆柱按钮上的定位销则在卡槽的轴向滑道内移动。在阀芯移动到位时,此时圆柱按钮上的定位销移动至卡槽的横向滑道,转动圆柱按钮,使定位销进入横向滑道,圆柱按钮的位置得到固定,进而使得推动件以及阀芯的位置均固定,满足电磁换向阀的调试需求。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来长时间按住手动按钮,也不需要通过其他装置一直抵住手动按钮,能够节省在电磁换向阀的调试过程中的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56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910525.8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综合补给系统的试验装置,属于船用机械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滑轨支架、滑轨、小车、滑轮组件、曲柄绞车和牵引绳,滑轨固定安装在滑轨支架的顶部,小车设置在滑轨上,滑轮组件设置在滑轨支架上,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滑轨支架上,另一端绕过曲柄绞车和滑轮组件后固定在小车上,同时海上综合补给系统的钢丝绳也固定在小车上,通过曲柄绞车包括曲柄和动力机构,曲柄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通过在曲柄的另一端上设置动滑轮,牵引绳绕在动滑轮上,使得在动力机构驱动曲柄转动时,动滑轮与滑轮组件之间的距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可以通过牵引绳和钢丝绳的共同作用使小车沿着滑轨做往复运动,从而模拟在海洋环境中,钢丝绳的运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0500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0965114.3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3C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式液压马达,属于液压装置领域。所述叶片式液压马达,包括:马达轴、转子、第一端盖、第二端盖、马达壳体、第一密封压盖和第二密封压盖,叶片式液压马达还包括:第一控制环和第二控制环,所述第一端盖的内周壁与所述马达轴的外周壁间隔布置并形成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转子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所述第一控制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并套装在所述马达轴上,所述第一控制环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为间隙配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冷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时,实现了液压油在叶片式液压马达内部循环,该循环可避免液压油泄漏,从而提高了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