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态铸余渣连续回用LF钢包炉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9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283644.5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态铸余渣连续回用LF钢包炉的工艺方法,包括:S1、对钢水进行预脱氧处理;S2、将经过预脱氧的钢水在精炼‑连铸跨接受热态铸余渣:S21、对于未回用过热态铸余渣的钢包,其铸余渣直接倒入钢水表面;对于已回用过热态铸余渣的钢包,回用前需倒出部分铸余渣,再将剩余的钢渣直接倒入钢水表面;S22、接收铸余渣后,将钢包运至LF钢包炉处理工位,对钢水进行升温造渣,温度升至1575℃以上时,添加0.85~1.75kg/t石灰进一步调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热态铸余渣回用过程存在的渣量大、调渣困难以及脱硫效率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了热态铸余渣回用次数,降低成本。

    钢包盖用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5999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650318.9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包盖用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包括重量比为1:1的主料和外加剂,所述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轻质莫来石骨料35~45%、氧化铝空心球10~15%、特级高铝骨料10~15%、蓝晶石粉5~7%、镁铝尖晶石粉7~10%、α‑Al2O3微粉5~8%、ρ‑Al2O3微粉5~8%、活性SiO2微粉4~6%;所述外加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短切含锆耐火纤维1~3%、耐热不锈钢纤维0.8~1.2%、复合减水剂0.2~0.5%、偶联剂0.02~0.05%、缓凝剂0.05~0.15%。本发明的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隔热性能、施工性能与热震稳定性等优点,达到延长钢包盖耐火材料衬服役寿命、提高钢包盖保温性能、降低钢水传搁温降的目的。

    含钛钢种LF单工序低氮控制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9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83638.X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钛钢种LF单工序低氮控制工艺方法,包括S1、转炉出钢采用弱脱氧减少钢水吸氮,出钢1/3加入锰铁、硅铁或硅锰合金;出钢1/2加石灰;出钢结束向渣面加铝铁进行渣脱氧,同时钢包底部吹氩搅拌;S2、钢水在氩站喂铝线脱氧,并向渣表面加铝铁预造渣;S3、钢水回收热态铸余渣,LF精炼前期利用热态铸余渣快速化渣,并增加液渣层厚度以减少电极加热增氮;S4、为减少低氧钢水加热吸氮,回收铸余渣后不进行铝合金化,吹氩搅拌后直接加热升温;S5、第一次升温结束后,根据熔渣颜色添加石灰和铝铁进一步调渣,并吹氩搅拌,直至渣变为白色;S6、造渣和钛合金化结束后对钢水进行软吹氩。本发明解决了LF单工序精炼过程增氮量大、氮控不稳定问题。

    铁水KR脱硫搅拌器用组合式搅拌叶金属芯

    公开(公告)号:CN111729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531802.0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水KR脱硫搅拌器用组合式搅拌叶金属芯,包括矩形金属厚板、大直径金属圆棒及小直径金属圆棒,大直径金属圆棒沿搅拌器轴向单排间隔均匀的焊接在矩形金属厚板的外侧面上,每个大直径金属圆棒垂直于矩形金属厚板;大直径金属圆棒外端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焊接有小直径金属圆棒,最上一根大直径金属圆棒的上侧面和最下一根大直径金属圆棒的下侧面均焊接有小直径金属圆棒。具有服役条件下搅拌叶应力分布均匀、迟滞耐火材料衬的启裂与裂纹发展、遏制搅拌叶结构性损毁等优点,达到大幅度延长搅拌器使用寿命、延迟搅拌器在线起始维护时间、降低搅拌器在线维护量与维护成本、避免搅拌叶金属芯烧蚀、上下角部大块剥落带来的搅拌中途下线。

    铁水KR搅拌脱硫装置与搅拌工艺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86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31801.6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KR搅拌脱硫装置与搅拌工艺协同优化方法,根据转炉炼钢容量,确定铁水罐铁水额定装载量W、铁水罐平均直径D、铁水深度H和铁水罐自由空间高度h-五个设计参数协同优化计算范围设定-搅拌漩涡深度ΔH1和漩涡液面涌起高度ΔH2动力学条件过程参数的计算-旋涡面与搅拌器叶片上表面相交圆半径rb动力学条件过程参数的计算-搅拌混合特性优化准则建立-搅拌装置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协同计算-搅拌装置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协同优化。到达强化脱硫剂搅拌混合分散特性、改善铁水搅拌脱硫反应动力学条件、稳定铁水脱硫效果、缩短脱硫搅拌时间、提高铁水KR搅拌脱硫技术经济指标等综合目标。

    铁水KR脱硫剂重力投料溜管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8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225295.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KR脱硫剂重力投料溜管,包括投料溜管本体、投料弯管、投料管、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气室及压缩空气喷嘴;投料弯管的上端口与投料溜管本体下端口对合焊接连通;投料管为锥形钢管,锥形钢管大端口与投料弯管下端口对合焊接连通;压缩空气管上端口与压缩空气气源连通;压缩空气气室为环形气室,环绕投料管外壁布置,与压缩空气管下端口焊接相通;压缩空气喷嘴由多个圆锥形喷嘴组成,环绕投料管周向均匀分布在压缩空气气室底面。提高了不同细粒度脱硫剂的铁水卷吸混合量及其脱硫反应界面积,最终达到降低脱硫剂消耗、减少脱硫剂投料逸散逃逸、缩短铁水KR搅拌时间、稳定铁水脱硫效果、降低扒渣铁损与脱硫铁水温降等综合目的。

    铁水KR脱硫剂喷吹投加伸缩溜管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75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242672.2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KR脱硫剂喷吹投加伸缩溜管,包括内中心管、外套管、内圆弧管、外圆弧套管、内圆锥形管及外圆锥形管,以及外射流旋流机构;内中心管的内中心孔、内圆弧管的内中心孔和内圆锥形管的内圆锥孔连通形成内射流通道,外套管与内中心管之间的环形腔、内圆弧管与外圆弧套管之间的环形腔、内锥形管与外锥形管之间的缝隙三者连通形成外射流通道;内射流通道的底部出口为内射流喷口、外射流通道的底部出口为外射流喷口。通过上述积极效果的稳定发挥,满足了设定的细粒度范围脱硫剂的高效卷吸混合与界面脱硫反应的技术要求,达到了缩短铁水KR搅拌时间、降低脱硫剂消耗、稳定铁水脱硫效果、降低扒渣铁损与脱硫铁水温降等综合目的。

    一种防止高硅铝脱氧钢大包粘渣的造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70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305339.7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高硅铝脱氧钢大包粘渣的造渣方法,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25‑1665℃,出钢五分之一后加入铝合金进行半脱氧,加入量为0.25~0.60kg/t钢;出钢三分之一后加入硅锰合金进一步脱除部分氧;转炉出钢三分之二后加入石灰,石灰加入量为1.2~2.4kg/t钢;加入石灰后,钢包底部采用大氩气搅拌,出钢结束后,继续吹氩搅拌;钢包运至氩站后,向钢水喂入铝线进行脱氧合金化,铝线加入量为0.4~0.7kg/t钢;喂铝结束后,通过采用中等强度氩气量搅拌促进渣钢界面反应;本发明可减少高硅铝脱氧顶渣中(Al2O3)含量,避免顶渣因(Al2O3)含量高引起的粘渣问题,同时也减少了脱氧铝合金消耗和造渣石灰消耗,不仅满足了生产顺行和钢水质量的需求,生产成本也明显降低。

    铁水KR脱硫剂重力投料溜管

    公开(公告)号:CN116064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25295.1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KR脱硫剂重力投料溜管,包括投料溜管本体、投料弯管、投料管、压缩空气管、压缩空气气室及压缩空气喷嘴;投料弯管的上端口与投料溜管本体下端口对合焊接连通;投料管为锥形钢管,锥形钢管大端口与投料弯管下端口对合焊接连通;压缩空气管上端口与压缩空气气源连通;压缩空气气室为环形气室,环绕投料管外壁布置,与压缩空气管下端口焊接相通;压缩空气喷嘴由多个圆锥形喷嘴组成,环绕投料管周向均匀分布在压缩空气气室底面。提高了不同细粒度脱硫剂的铁水卷吸混合量及其脱硫反应界面积,最终达到降低脱硫剂消耗、减少脱硫剂投料逸散逃逸、缩短铁水KR搅拌时间、稳定铁水脱硫效果、降低扒渣铁损与脱硫铁水温降等综合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