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2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64880.0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层叠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靠近所述集流体设置,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独立地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1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H2μm;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材料满足0<(D1Span+D1mo)*h1<2,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中的正极活性材料满足2<(D2Span+D2mo)*h2<6,其中,h1=H1/(H1+H2),h2=H2/(H1+H2)。本申请提供的正极极片,既可以保证极片的较高压实密度,也能保证极片有较好的吸液能力,其制备的电池循环性能优异。

    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12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507730.0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该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位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正极膜层;所述正极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中包括含铁元素的磷酸盐正极材料;所述第二膜层中包括导电聚合物;所述第三膜层中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将该正极片用于电池时,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的第三膜层能够有效地阻断第一膜层中含铁元素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铁离子向负极的迁移,防止其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沉积到负极上。而设置第二膜层,既可以提供更多的铁吸附位点,又能够改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接触界面,提高电池整体电化学性能。

    负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组件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7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3910.0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组件及用电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面密度增大时,二次电池内阻较大的问题。该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其中,导电剂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片。碳纳米管的平均管径的范围为20nm~80nm;石墨烯片的平均片径的范围为0.5μm~5μm。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负极材料能够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有助于降低负极材料内部的接触内阻,提高电导率,进而降低二次电池的内阻,提高二次电池的充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