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59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460085.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11/095 , C25B11/065 , C25B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盐和共轭有机配体溶于水并混合均匀,先预配位后,再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最后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得到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流程环境友好,全程在水系中进行;水热反应后,原料中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或残存的引发剂可通过水洗除去,产品易纯化。与以往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先预配位后引发聚合的制备方法,所得的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可实现更高金属单原子负载率。此外,该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93392.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3/10 , H01M50/403 , H01M50/414 , H01M50/449 , H01M50/489 , H01M50/497 , H01M10/42 , C08J3/24 , C08L79/08 , C08J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配位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醛类试剂与芳香族二胺单体反应合成带有双碳氮双键的中间体,并将其与芳香族二酐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金属盐进行配位反应,加入交联剂进行化学交联,最后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得到聚酰亚胺溶胶。将聚酰亚胺溶胶涂覆至隔膜表面获得湿凝胶复合隔膜,随后通过老化、溶剂交换和常压干燥,得到涂敷有金属配位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复合隔膜。所得复合隔膜的平均孔径为100‑120nm,有较好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阳离子迁移数为0.52;使用该复合隔膜所组装的金属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38028.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J9/28 , C08L79/08 , H01M50/449 , H01M50/414 , H01M50/44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燃聚酰亚胺纤维/气凝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芳香族二酐单体与芳香族二胺单体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溶液,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进行化学交联,再加入多磷酸铵等阻燃交联剂,然后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将所述聚酰亚胺溶液涂覆至聚酰亚胺静电纺丝膜表面,得到湿凝胶复合薄膜,进行老化后的薄膜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交换,然后进行常压干燥,得到高阻燃聚酰亚胺纤维/气凝胶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平均孔径为50‑150nm,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好,有着较好的阻燃性;同时复合膜的接触角低于13°,具有较好的电解质亲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1430.5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1G55/00 , C25B11/077 , C25B1/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催化剂材料以碳酸锶、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铪、氧化锡和氧化钌为原料经过高速球磨,烘干和焙烧等过程制备得到。所制备的Sr(Ti/Zr/Hf/Sn/Ru)O3高熵钙钛矿氧化物具备丰富的活性位点,稳定的结构以及在其表面强氮气吸附和活化,展示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此外,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且所制备得到的Sr(Ti/Zr/Hf/Sn/Ru)O3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11815.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3/10 , C23C16/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聚酰胺酸涂覆在一种载体材料上,对其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可获得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然后通过原子层沉积方法将金属单原子负载在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上,最终获得负载在载体材料上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与以往的聚酰亚胺‑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相比,使用该方法制备所得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可实现金属成分的原子级分散,使金属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且所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60085.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83/00 , C25B11/095 , C25B11/065 , C25B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盐和共轭有机配体溶于水并混合均匀,先预配位后,再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最后经离心、洗涤和干燥得到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流程环境友好,全程在水系中进行;水热反应后,原料中未反应的金属盐和配体或残存的引发剂可通过水洗除去,产品易纯化。与以往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先预配位后引发聚合的制备方法,所得的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可实现更高金属单原子负载率。此外,该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非晶共轭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9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50711.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M50/409 , H01M50/411 , H01M50/414 , H01M50/403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热关闭功能的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通过将芳香族二酐单体与芳香族二胺单体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聚酰胺酸溶液;在所得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磷酸铵交联剂、热敏性物质及硅烷交联剂,并进行亚胺化反应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将聚酰亚胺溶液喷涂至电池隔膜表面,得到湿凝胶复合薄膜经老化后,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交换,最后常压干燥,得到具有热关闭功能的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隔膜。所得复合隔膜的平均孔径为50‑150nm,具有在50‑120℃时受热孔道关闭功能,同时具有更为优异的电解液亲和性,界面阻抗为95Ω,电荷转移电阻为46Ω,复合隔膜所组装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9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93392.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3/10 , H01M50/403 , H01M50/414 , H01M50/449 , H01M50/489 , H01M50/497 , H01M10/42 , C08J3/24 , C08L79/08 , C08J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配位聚酰亚胺气凝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醛类试剂与芳香族二胺单体反应合成带有双碳氮双键的中间体,并将其与芳香族二酐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金属盐进行配位反应,加入交联剂进行化学交联,最后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得到聚酰亚胺溶胶。将聚酰亚胺溶胶涂覆至隔膜表面获得湿凝胶复合隔膜,随后通过老化、溶剂交换和常压干燥,得到涂敷有金属配位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复合隔膜。所得复合隔膜的平均孔径为100‑120nm,有较好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阳离子迁移数为0.52;使用该复合隔膜所组装的金属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3221.8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通过在溶液聚合法中加入单宁酸交联剂,制备得到共轭聚合物气凝胶,然后通过浸渍法将其与金属前驱体盐吸附并锚定在共轭聚合物气凝胶上,最后通过氢氩还原法将金属前驱体盐还原为金属单原子,获得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相比于非气凝胶结构的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复合材料,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加暴露的活性位点数量和提高传质效率。此外,该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所得的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质量活性和比活性,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511815.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3/10 , C23C16/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聚酰胺酸涂覆在一种载体材料上,对其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可获得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然后通过原子层沉积方法将金属单原子负载在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上,最终获得负载在载体材料上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与以往的聚酰亚胺‑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相比,使用该方法制备所得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可实现金属成分的原子级分散,使金属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且所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