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4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0966.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肝素前体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和应用。本发明以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为宿主,通过研究KfiB在肝素前体合成中的作用并研究KfiB和肝素前体合酶KfiAC之间的量级变化来设计提高肝素前体的产量,明确了kfiACB表达的最优结构,通过不同组合优化肝素前体产量达到0.349g/L,并在突变文库中筛选RBS进一步优化kfiACB的表达量,肝素前体产量在摇瓶上可以达到0.97g/L,相比于野生型菌株产量提高了6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84916.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及其在水解硫酸软骨素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是将位于水蛭来源透明质酸酶的底物结合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后得到的蛋白质,具体是以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所示的透明质酸酶为出发序列,将第65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和/或将第180位苏氨酸突变为精氨酸。本发明应用定向进化技术和方法对透明质酸酶进行了改造,其中,所得双突变体对于硫酸软骨素的催化效率提高了15.9倍,并将其应用于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的水解催化,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15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3345.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聚唾液酸的重组EcN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大肠杆菌EcN(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中筛选异源表达聚唾液酸合酶neuD、neuB、neuA、neuC、neuE和neuS,通过替换转运蛋白KpsF、KpsE、KpsD、KpsU、KpsC、KpsS、KpsM、KpsT,摇瓶水平达到0.5g/L,发酵罐优化聚唾液酸产量达到7g/L。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9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088551.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菌胰蛋白酶特异性改造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灰色链霉菌胰蛋白酶SGT,并对其进行突变,得到了两个能够显著提升对精氨酸特异性识别效率的突变体,使得突变体对Tos‑Gly‑Pro‑Arg‑AMC催化效率达到了36000ml‑1min‑1,适用于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生产,从而在工业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38028.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J9/28 , C08L79/08 , H01M50/449 , H01M50/414 , H01M50/44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燃聚酰亚胺纤维/气凝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芳香族二酐单体与芳香族二胺单体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溶液,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进行化学交联,再加入多磷酸铵等阻燃交联剂,然后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将所述聚酰亚胺溶液涂覆至聚酰亚胺静电纺丝膜表面,得到湿凝胶复合薄膜,进行老化后的薄膜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剂交换,然后进行常压干燥,得到高阻燃聚酰亚胺纤维/气凝胶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平均孔径为50‑150nm,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好,有着较好的阻燃性;同时复合膜的接触角低于13°,具有较好的电解质亲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392140.8
申请日:2021-04-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肝素前体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大肠杆菌EcN(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中筛选异源表达UDP‑N‑乙酰葡萄糖胺和UDP‑葡萄糖醛酸途径基因glmS、glmM和glmU以及galU和ugd,通过途径基因组合,过表达EcN来源肝素前体合酶基因,摇瓶水平达到1.29g/L,发酵罐优化肝素前体产量达到15g/L。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069179.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1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构建ATP再生系统高效催化合成PAPS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微生物重组表达人工构建PAPS合成双功能酶,实现了PAPS的高效率生产。在此基础上,耦联了谷氨酸棒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来源的聚磷酸激酶的ATP再生系统,可同时回收两种副产物焦磷酸和ADP,实现底物与产物的等量转化,催化体系中生成的PAPS具有较高的纯度,能实现大部分磺酸转移反应中磺酸基团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069389.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构建双功能酶合成PAPS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不同来源的ATP硫酸化酶和APS激酶进行优选,利用蛋白质融合技术,将优选所得的ATP硫酸化酶和APS激酶之间融合一段不同的蛋白接头(linker),构建了双功能PAPS合酶。进一步对linker进行理性设计和改造,大大提高了转化效率,并简化了酶催化剂的获取,减少酶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的损失。使得ATP转化率提高了25%,催化时间缩短59%。此外通过突变ATP硫酸化酶P环HRAH序列为HNGH和HAGH,进一步提高其酶活,使得PAPS的转化率可达48%。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11815.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73/10 , C23C16/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聚酰胺酸涂覆在一种载体材料上,对其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可获得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然后通过原子层沉积方法将金属单原子负载在聚酰亚胺/载体复合材料上,最终获得负载在载体材料上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与以往的聚酰亚胺‑金属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相比,使用该方法制备所得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可实现金属成分的原子级分散,使金属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该制备工艺简便易操作,且所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00484.6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人源透明质酸酶PH20的重组毕赤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hPH20的C端结构域优化,结合N端蛋白标签融合策略,构建了一个hPH20突变体AP2‑△491C;利用整合型质粒pPIC9K和强启动子PAOX1实现了hPH20突变体在P.pastoris GS115中的诱导表达,经3‑L发酵罐培养,发酵液中酶活达到258.1U/L,是目前微生物表达系统发酵制备hPH20的最高水平。该突变体能够水解机体组织中的大分子HA,增加组织细胞膜渗透性,在促进药物扩散吸收、增强药效、降低眼压等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