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的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3491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620381.2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协同抑菌的复合包埋方法,其包括,酪蛋白酸钠溶液与白藜芦醇溶液(65~75%乙醇溶解)混合,然后分别与菊粉或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均匀,再次加入一定量的牛至精油,随之高速剪切,高压均质机均质制备成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的纳米级微包埋乳状液,也可以继续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将喷雾干燥后的复合包埋抑菌剂按质量比例添加到液态食品,或喷洒在物料表面,检测即时或贮藏期间抑菌效果。本发明拓展了对多种抑菌剂复合微包埋的认识,弥补了单一抑菌剂高剂量才能达到较高抑菌能力的不足;为将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复合抑菌剂更好的应用到食品微生物控制及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一种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的抗菌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7018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80401.0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的抗菌薄膜,属于抗菌材料领域。该抗菌薄膜是在基底材料表面首先修饰一层聚多巴胺,然后通过戊二醛将银/溶菌酶纳米簇交联到多巴胺表面,得到一种高效广谱抗菌的薄膜材料。根据银离子含量的不同,该抗菌薄膜对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在51.7~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69.5~100%。该抗菌薄膜以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基底,溶菌酶的加入不仅提高了纳米银的稳定性也大幅减少银的用量,既降低了毒性,又控制了成本,还提高了薄膜的重复利用率。本发明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医用抗菌器材表面抗菌薄膜的制备。

    一种含有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的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3491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20381.2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472 A23L3/3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协同抑菌的复合包埋方法,其包括,酪蛋白酸钠溶液与白藜芦醇溶液(65~75%乙醇溶解)混合,然后分别与菊粉或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均匀,再次加入一定量的牛至精油,随之高速剪切,高压均质机均质制备成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的纳米级微包埋乳状液,也可以继续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将喷雾干燥后的复合包埋抑菌剂按质量比例添加到液态食品,或喷洒在物料表面,检测即时或贮藏期间抑菌效果。本发明拓展了对多种抑菌剂复合微包埋的认识,弥补了单一抑菌剂高剂量才能达到较高抑菌能力的不足;为将牛至精油和白藜芦醇复合抑菌剂更好的应用到食品微生物控制及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一种经脱腥的可溶性鱿鱼墨黑色素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1084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0299439.2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脱腥的可溶性鱿鱼墨黑色素的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将鱿鱼墨囊解冻、离心后取沉淀,然后加入柠檬酸/芝麻酚/乙醇复合脱腥剂对沉淀进行搅拌脱腥处理,然后离心取沉淀,洗涤多次、冻干得不溶性黑色素样品;将不溶性黑色素分散于水中并超声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即得经脱腥处理的可溶性鱿鱼黑色素。本发明以柠檬酸/芝麻酚/乙醇复合脱腥剂进行脱腥处理,底解决了头足类黑色素腥臭的问题,制得的鱿墨可溶性黑色素具有无腥臭味,可应用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的开发。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薄荷精油乳状液

    公开(公告)号:CN1084649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301950.6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薄荷精油乳状液,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薄荷精油、白藜芦醇、玉米醇溶蛋白以及果胶为原材料,利用反相溶剂法制备包埋了白藜芦醇的玉米醇溶蛋白‑果胶纳米粒子,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稳定的薄荷精油乳状液。该乳状液对白藜芦醇包埋率可达80%以上,且白藜芦醇和薄荷精油具有协同抑菌效应,同时果胶的加入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包埋精油和两亲性功能因子的方法,同时提供一种增强白藜芦醇稳定性和制备含有白藜芦醇和薄荷精油抑菌剂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推广。

    一种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的抗菌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701899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280401.0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的抗菌薄膜,属于抗菌材料领域。该抗菌薄膜是在基底材料表面首先修饰一层聚多巴胺,然后通过戊二醛将银/溶菌酶纳米簇交联到多巴胺表面,得到一种高效广谱抗菌的薄膜材料。根据银离子含量的不同,该抗菌薄膜对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在51.7~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69.5~100%。该抗菌薄膜以银/溶菌酶纳米簇修饰基底,溶菌酶的加入不仅提高了纳米银的稳定性也大幅减少银的用量,既降低了毒性,又控制了成本,还提高了薄膜的重复利用率。本发明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医用抗菌器材表面抗菌薄膜的制备。

    一种增强叶酸光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039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921126.1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叶酸光稳定性的方法,属于医药配置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向叶酸中添加质量浓度≥1/100叶酸质量浓度的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并混合,制成叶酸‑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混合液。本发明所制备的叶酸‑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混合液中叶酸的光稳定性好,以1:1的质量比配制的叶酸‑对香豆酸或叶酸‑咖啡酸混合液中,即使在紫外光照射了240分钟后叶酸残留率仍为100%,能够完全抑制叶酸的光降解,可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