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6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21790.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N1/19 , C12N15/54 , C12N15/55 , C12N15/31 , C12N15/81 , C12P7/6463 , A23D9/00 , A23D9/04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母乳脂质替代品的酿酒酵母菌株,通过将异源的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整合至酿酒酵母以及敲除自身天然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的方式,增加棕榈酸(C16:0)在酿酒酵母生产的甘油三酯Sn‑2位置的含量,合成母乳替代脂,并在此基础上敲除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进一步增加产物中母乳脂质替代品的含量。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利用酿酒酵母从头合成母乳脂质替代品,实现了总脂肪酸15%以上,Sn‑2位C16:0的相对含量达到6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8559.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酵母菌株及其在乳铁蛋白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酵母菌株,其基因组中整合有乳铁蛋白基因,且其中内质网相关蛋白以及囊泡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被增强;其中,所述内质网相关蛋白为选自BFR2、ORM1、PDI、KAR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囊泡转运相关蛋白为选自KIN2、SEC4、SEC12、SEC31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重组酵母菌株的乳铁蛋白分泌表达量显著提高,对提高乳铁蛋白生产菌的生产性能、降低乳铁蛋白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946281.4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乳铁蛋白表达的毕赤酵母及其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筛选了常用的信号肽,然后将不同的信号肽进行整合,构建杂合型信号肽,使乳铁蛋白能够在细胞器中快速传递,促进乳铁蛋白的分泌。本发明通过不同信号肽之间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乳铁蛋白的表达量,并通过westernblot发现乳铁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了约5倍,高达98mg/L。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084252.8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类母乳脂肪组成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酿酒酵母工程菌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通过敲除自身天然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和将异源脂肪酸去饱和酶整合表达至所述宿主菌,同时强化脂肪酸合成前体乙酰辅酶A合成途径,得到所述酿酒酵母工程菌。本发明通过对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进行强化,以达到高产类母乳脂肪酸组成脂肪酸的效果,使得酿酒酵母生产的脂肪酸组成接近于母乳,主要为C16:0,C18:1和C18:2的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19409.0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控毕赤酵母降低乙醇诱导表达α‑乳白蛋白过程中乙酸积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重组酵母菌株在采用乙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过程中乙酸的积累量大幅降低,可实现基本不积累乙酸,可达到较高的生物量以及目的蛋白产量,实现了至今为止人源α‑乳白蛋白的最高产量,为乙醇诱导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和开发生物工程乳蛋白提供了菌种资源和基础。本发明提供了解决毕赤酵母在采用乙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过程中乙酸积累问题的方法,该方法为乙醇诱导表达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提升利用乙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的产量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对于α‑乳白蛋白等蛋白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9322.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Q1/10 , C12Q1/48 , C12Q1/6897 , C12N9/10 , C12N15/54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18 , C12P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及筛选得到的突变体,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高通量筛选方法,步骤包括构建2’‑岩藻糖基乳糖的指示菌株,使2’‑岩藻糖基乳糖的含量与荧光强度呈正相关,之后在底盘菌株中表达L‑岩藻糖激酶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文库,将底盘菌株进行油包水液滴包埋并将其与指示菌株融合共培养,通过液滴微流控分选根据荧光检测结果得到包含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正向突变体的底盘菌株,其中突变体FutCV93I的酶活为原始酶的2.31倍,酶活力得到极大提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进行高通量筛选,有利于2’‑岩藻糖基乳糖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6161.X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棒状杆菌内源重组酶的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编辑工具及其应用,属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非模式菌株基因编辑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以C.glutamicum S9114为例,构建了以cpf1为基础的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具体地:由于目前谷氨酸棒杆菌没有兼容性较好的基因编辑重组酶,且缺少效率良好的编辑系统,本发明通过blast迭代法进行筛选,为该菌株的基因编辑提供了一种来自C.aurimucosum ATCC 700975的新的工具酶CauR,其在非模式菌株谷氨酸棒杆菌S9114中的效率相较于现有的高效重组酶recET和red系统更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对cpf1核酸酶和CauR重组酶进行了耦合,进一步显著提升了C.glutamicum S9114的同源重组能力,为非模式菌株的基因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85305.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9/14 , C07K14/245 , C12N15/70 , C12P19/26 , C12N1/21 , C12N15/55 , C12N15/61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lcNAc6P感应元器件及促进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的方法。现有GlcNAc6P感应元器件存在泄露严重、响应范围小的问题,这导致利用GlcNAc6P感应元器件调控磷酸酶表达的过程中,在胞内GlcNAc6P未积累时磷酸酶也具有较高的表达强度,影响了前体物质的供给。此外,随着胞内GlcNAc6P浓度的快速提高,磷酸酶的表达量上限较低,无法满足胞内去磷酸化的需求,限制了GlcNAc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本发明对现有的GlcNAc6P感应元器件进行优化,对nagC结合序列进行定向进化以及优化阻遏蛋白nagC表达强度,降低传感器泄露表达水平的同时扩大其响应范围,从而更有效更严谨的调控磷酸酶的表达强度以适应发酵不同时期细胞内GlcNAc6P浓度的变化,为进一步代谢工程改造重组菌生产乙酰氨基葡萄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07989.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乙醇诱导毕赤酵母表达人源α‑乳白蛋白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一株利用乙醇作为诱导剂,异源表达人源α‑乳白蛋白的重组毕赤酵母,构建过程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表达载体,其中第一表达载体使用乙醇诱导型启动子表达DNA结合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的融合多肽,第二表达载体依次表达蛋白结合序列、甲醇诱导型启动子、α信号肽和人源α‑乳白蛋白,第三表达载体过表达参与蛋白质靶向内质网的信号识别颗粒亚基,构建得到的重组毕赤酵母摇瓶发酵人源α‑乳白蛋白产量为23.3mg/L,在3L发酵罐中产量达到1.1g/L,且发酵过程无需添加甲醇作为诱导剂,避免了甲醇可能造成的毒性和安全问题,实现了人源α‑乳白蛋白的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1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0084310.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糖回收的膜分离黑曲霉菌体循环连续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黑曲霉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生产柠檬酸;当柠檬酸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启循环泵,利用膜组件从发酵罐连续分离出含柠檬酸的膜分离液,同时以相同速度向发酵罐内连续流加补料基质,使发酵液体积保持平衡;从膜分离液中提取柠檬酸;向剩余提取废液中加入普鲁兰酶酶解后,再加入葡萄糖,配制成葡萄糖溶液作为补料基质,重新流加至发酵罐。本发明通过膜分离技术使发酵过程产物分离和菌体截留,实现了黑曲霉菌体循环连续发酵;利用提取废液配制补料基质重新流加至发酵罐,实现了残糖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