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7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73782.X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利用UHPC和SMA材料复合的桥墩预制套筒及其施工方法,包括UHPC套筒、SMA丝、ECC灌浆料、预留孔洞、灌浆口、出浆口;所述预制套筒位于桥墩和承台的连接处,所述预制套筒的内径适配所述桥墩的外径,所述预制套筒由两片截面为半圆的UHPC板拼合而成,所述UHPC板两侧沿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孔洞,用于SMA丝穿过,所述SMA丝将两片UHPC板连接起来,利用SMA随温度升高产生的回复应力增强预制套筒的防撞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所述预制套筒下端设置灌浆孔,上端设置出浆口,所述预制套筒与桥墩间的空隙用ECC从灌浆口灌入;使桥墩与预制套筒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套筒可有效约束ECC灌浆料,增强结合面处的黏结锚固作用,确保套筒的传力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46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85414.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抗冲击性能装置及评、测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该装置的防撞设施支撑架用于布置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摆锤装置位于摆锤限位装置内,摆锤装置沿摆锤限位装置运动并撞击防撞设施支撑架上的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摆锤装置的运动速度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形变数据。本发明提供的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抗冲击性能装置及评、测方法,综合多个特征指标,标准清晰,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可推广性,是对防撞设施领域现有测试评价体系空白的有力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0196.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径桥梁施工状态颤振稳定性判断方法,首先使用SpaceClaim2021建立几何模型,导入ICEM2021进行网格划分,将网格转化成非结构化网格,定义边界条件、设置网格全局尺寸,网格局部加密、检查网格质量。然后导入Fulent2021,再次检查网格质量,设置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判断解的收敛性,最后断面M值用以判断断面的颤振稳定性。此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硬件成本高、现场布置复杂等缺点,通过判断桥梁施工状态的颤振稳定性,且判断快速、直观、高效,达到了保证桥梁施工安全的目的,大大降低了施工的危险性,提高了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185572.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变形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本发明采用高速摄像机为形变监控设备,利用冲击设备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冲击试验,采用高速摄像机获取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前面钢板中心点的残余变形值;计算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背面钢板中心点的变形时程曲线在冲击结束后振荡过程的积分平均值,为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背面钢板中心点的残余变形值;根据两个残余变形值进行评价。本发明综合多个结构变形的特征指标,测试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在经济性、可推广性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有力补充防撞设施领域现有结构变形性能测试评价体系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06292.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RP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混凝土本体和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第一FRP筋、两个螺纹柱和两个安装单元,多个第一FRP筋均与混凝土本体固定连接,并依次分布在混凝土本体的内部,两个螺纹柱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安装单元上,两个安装单元均设置于混凝土本体的上方,混凝土本体还具有两个螺纹孔,首先通过安装单元将螺纹柱安装在混凝土本体上,然后通过将螺纹柱与另一个混凝土本体的螺纹孔连接,完成混凝土本体的上下拼接,由此可在现场进行安装,可将多个混凝土本体分离运输,减少运输压力,便于现场快速拼接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12236.4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拼装式磁铁防撞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包括钢构框架,其内固定磁铁防撞装置本体;磁铁防撞装置本体包括缓冲结构以及柔性结构,缓冲结构包括磁力板与弹簧连接结构,磁力板包括铝制板底座,其表面中心开设贯通槽,槽口位置固定铁制垫片圈,贯通槽内剩余空间安装磁铁块;弹簧连接结构两侧分别布设磁力板,且位于弹簧连接结构两侧的磁铁块极性相同,极性相同的两组磁铁块之间产生的斥力提供抵抗船舶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每块磁力板的一个板面与弹簧连接结构连接,磁力板的另一板面设置柔性结构;本发明利用磁铁之间的斥力,实现船舶碰撞后的缓冲以及耗能,可以安装在桥墩上直接保护桥墩,部件可在工厂预制,拼装快速、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85416.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耗能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该步骤通过摆锤装置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冲击,采用采用速度传感器获取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前的瞬时运动速度和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后分离时的瞬时运动速度,通过计算得到摆锤装置的动能降低值,利用动能降低值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评价。本方法提出基于冲击前后瞬时速度和动能定理的防撞设施耗能能力计算方法,并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步骤明确易行,对比结果直观,能够充分反映结构耗能性能的特征,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23787.7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自动预警的桥墩防撞单元拼接结构及装配、预警方法。属于土木工程、航道桥梁防护领域。第二拼接板插入第一拼接板,并通过夹具固定形成拼接单元,拼接单元间装有连接螺杆进行固定,防撞单元通过拼接单元上的栓钉相连;警报系统中各部件通过导线连接,警报器、信号处理器和微型蓄电池在第二拼接板外表面,薄片压力传感器在第二拼接板内表面,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通过栓钉固定在第一拼接板上。本发明能够对拼接结构和防撞单元的工作性能实时监测并自动预警,有助于维护桥墩防撞设施和增强桥梁结构安全;它适用于不同厚度及高度防撞单元,并可更换任意损坏防撞体,施工方便且应用范围广;它还能防水防锈,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85743.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箱梁节段连接构造,包括顶板、箱梁腹板、底板、横向加劲肋、加劲柱、加劲柱连接板、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横向加劲肋连接板、侧面连接板,横向加劲肋布置于顶板和底板,加劲柱两端固定于箱梁顶板与底板的节段连接中心位置处,加劲柱连接板固定于加劲柱端部,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节段连接处,横向加劲肋连接板将横向加劲肋分别与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栓接,加劲柱与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分别通过侧面连接板栓接;本发明整体性能好,对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避免了焊接连接的缺陷,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5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185416.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耗能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该步骤通过摆锤装置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冲击,采用速度传感器获取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前的瞬时运动速度和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后分离时的瞬时运动速度,通过计算得到摆锤装置的动能降低值,利用动能降低值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评价。本方法提出基于冲击前后瞬时速度和动能定理的防撞设施耗能能力计算方法,并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步骤明确易行,对比结果直观,能够充分反映结构耗能性能的特征,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
-
-
-
-
-
-
-